中国文字讲求含蓄,过于直白的表述都不属上乘佳句。夸人不能太露骨,骂人也不能带脏字,礼仪之邦么。
含蓄却有力的夸奖
当代遇到帅哥靓女人们能用“清秀”、“帅气”等形容一下已经算不错了,有些直白的朋友直接就“哇哦……”了事。古语里类似的夸奖就含蓄很多了,例如:
形容女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给人一种自然又充满想象的空间,源于现实又不至于太写真。
形容男性“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对男性的眼神、眉毛,气质都有生动唯美的描写,但又不直白和粗俗。
再说对文采的夸奖,今人夸人文采直接会说“字写得真好”、“文章写得真漂亮”、“真有学问”等类似直白的语句。古语里最浅显的也会用“才高八斗”、“夺锦之才”、“七步成诗”等有背景故事的典句。
更含蓄的诗句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借助各类修辞手法将自然乃至神话中的人事物都一并纳入,以展气势磅礴的才华。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放翁的这句诗不仅谦虚,崇尚自然,而且也暗指只有具备深厚文字功底的人才能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得以创作。
至于夸节操和胸襟的就更多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我不求大富大贵);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辈子很快的啦);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问心无愧就好,让别人说去吧);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阳指加狮吼功,你过来啊!)……
不辱斯文的责骂
先来一个通俗的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上联忘八(王八),下联无耻,合起来就是骂对方王八无耻。古代如果没点文化,遇到读书人骂自己都不知道呢。
再来一个温和的:“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暗讽对方不领自己的好意,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识好歹,给脸不要脸。
秦桧跪像背后的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全文不带脏字,通过羡慕青山来抬高岳飞,再通过可怜白铁来讽刺秦桧。
“事后诸葛亮”今人用得比较多,但是古人还编了另外一个“诸葛亮”。
南宋宁宗时期,当时金人全力对付北方蒙古部落。有个权臣韩侂胄想趁次机会出兵北伐,以巩固自己的势力。于是任命一个性格轻躁、自诩诸葛再世的郭倪为京洛招抚使。但郭倪其实是废材一根,屡战屡败后只会哭生不逢时。当时有人就当面讽刺他:“此带汁诸葛亮也!”
拿现在的话说“带汁”就是很水,“带汁诸葛亮”就是骂郭倪是水货诸葛亮,只会哭的诸葛亮,难道“水货”就是这么来的?
曾经有个酸秀才卖弄学问出了个上联:大萝是萝,小萝也是萝,小萝装在大萝里,两萝合一萝。有人便出下联讽刺对方: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进棺材里,两才并一材。有时候真的是文人无用且酸啊。
当然了也有例外,例如诸葛亮骂王朗那就直白多了:
朽木为官,禽兽食禄;
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点睛之笔啊)
有气势,有韵律,有理有据,声色并茂,千古一骂流芳百世啊。
用语直白或含蓄两者本无对错之分,就如梵文繁复汉文简洁,这和具体区域或时代的文化背景有关,但是前人行文时婉转深刻的用心还是值得我们去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