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的天快要下透了,朋友喊我去吃饭,买了些青菜和豆角趁着雨小了些就跑去了,在屋里呆着有点发霉的味道,在摩托车上风一吹立刻清爽了不少。
谈到这里的雨天为什么没有国内的令人欢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国内的雨天,适合在屋里睡觉,看剧;这里的雨天,如同任何热带地区,大雨过后院子里的草要锄了,水果掉满地,落叶飘在泳池里,两面通透的堂屋弥漫着湿漉漉的气息。当我们和大自然没有隔阂地紧挨在一起时,大自然持续的雨就如同我们不断地冲澡一般,洗得彻底,干净到让内心的污秽无处藏匿,只得找一两个知音闲聊一番。
三菜一汤,青菜蘑菇,豆角木耳,手动切得极细的土豆丝,番茄蛋汤......味道无与伦比得令人满足。因为白米见底了,雨天又不想出门,加入了红糯米煮成一锅饭,糯唧唧有嚼劲。红米是在地里长得比一般水稻高大的稻子产出的,因为长高了就容易弯腰,容易横七竖八地倒在稻田里,收割时费事累人,所以贵一点也是应该的,好吃点也是必须的。
今天聊到了通向觉知的方式——
说了半天练了许久的方式确实只是皮毛而已,但是皮毛并不是不重要。
而是那终了的觉知,即是“道法自然”中的自然状态,出世法法门不少,但能修的入世法才圆满了此生,毕竟不能事事都放下,放下自己的身体是第一步,一切的欲望、人情世故、恐惧与满足,都是这身体导演的一出戏,我们过于依赖着身子,毕竟若从起初就不依赖,也不会选择投胎进入这身体。但让身子取代了本我的存在,那可真是“误了终身”。
身子如同衣服,温柔呵护着它,脏了就洗,破了就补,没有好看不好看,自己舒服就行,实在穿不了了就丢了换一件,死亡就是换衣服,也许明天非本意地撕破了这衣服,那就淡然地去挑选新衣服即可。
修行,一旦踏上此路,义无反顾,因为知道一切的阻力,无非是自己把它们看作是阻力而已。如此,所经历的一切,都是通向觉知的法门,没什么技巧是必要的,也没什么技巧是唯一的,技巧可能会帮你我走些许捷径,但若方向正确,在路上多走走赏赏风景也无大碍,毕竟无论高速公路和乡间小路,终点时旅客们终将相见,谁又能分辨出最佳路径呢?
无时无刻,修行的人们都处于睡着又清醒的状态,修行目的是让自己清醒的状态延长,但也无法做到时刻清醒,毕竟我们还在这浑浊的身子里,没有脱离,没有舍弃。
关于中医的奇妙,关于人类文明的不可思议,越是学习,越质疑人类文明是否在前行,千百年前的智慧,曾经向内观的智慧,曾经天人合一的智慧,曾经站在更高层面,更宽广的时空观察万物的智慧,都逐渐被不断“进步”的科技所覆盖,而那进步,难道只是分辨率更高的显微镜,信息传播更迅速的互联网,更复杂的元素周期表吗?
可我们为什么出生在这一世?一遍遍重复着同样的错误,一次次与快乐擦肩而过。
有时,要经历大风大浪才能踏上着修行之路,有时,是前世的努力与风浪让我们选择了此生的即刻出发。
若中医眼中的地球是耗多了阳气而体寒的表现,那么地球也就会在大病一场后慢慢修养而治愈自己;中医对于我们,不是医病,而是调气,中医是智慧,不是手段,中医是养好自己,再助人。一切的病痛,来自于体内阴气的聚集,童年的阴影,捋不通的情绪,想不通的问题,补不上的阳气,导致了寒气郁结向外的表现。
这世上不乏在出世法上造诣极高之人,能记起前世,能观察灵魂,能操控气息。但,那并不是生命的常态,人生此世的常态在于,吃饭睡觉,能在吃饭睡觉中保持觉知,是入世法的精髓。
从今起做一个入世中尽可能觉知之人。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不在此时牵挂彼事。
到点,睡觉。心无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