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是为「我的前半生」道歉,还是在告白

《我的前半生》这部剧上有戏骨陈道明做压场,中有靳东袁泉配合做对手,下有亦舒的剧本作保障,质量也是杠杠的。

马伊琍也感慨自己很幸运,30岁时遇到了《奋斗》,40岁时遇到了《我的前半生》。


不过因为这部剧,也让马伊琍遇到了一个新的麻烦

她在剧中“像迈克尔杰克逊一样,把自己浑身漂白了”的这句台词,涉嫌人身侮辱MJ。


剧组已在微博上道歉,承认剧中的相关台词对MJ及粉丝造成的伤害。

马伊琍随后也转发致歉:“今后我会对饰演角色的台词把控和表达得更加严谨”。


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是一个略有些泼辣比较庸俗的全职太太。

人设使然,这样的台词其实很适合角色身份个性

只是作为MJ迷粉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台词之误,谁之责,马伊琍应该道歉嘛?


承认错误,是需要勇气的。

自古以来,国人都有一个劣根性

一件事情的责任如果越分散,就意味着这件事情越没有责任

马伊琍在这件事情里面,有责任嘛?

有的,她是演员,作为公众人物,无论什么场合都不应该去侮辱别人,必须道歉。

但是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她说的只是台词,不代表她的观点,不需要道歉。

玩笑,都该有个度。

现在很多电视剧,为了故意炒热度,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迈克尔是一个伟大的歌者,至少到现在还无人超越。

而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得了白癜风,脸上的浓妆是为了掩盖他面部的肤色不均。

他并没有漂白,他的“白”来自于非主动“漂白”,来自于他的不幸

台词的嘲笑与不真,是对逝者的不敬,也是对观众的误导。

所以,这也给影视剧创作敲响一个警钟

一些影视剧创作台本应该尽可能能客观真实,谨慎并正确的传达给受众信息与价值观。


为之,就得负责任。

在这件事情上面,剧组尤其是编剧甚至导演等都有责任。

是的,剧组的确是道歉了。但问题也来了,剧组用微博发布的道歉,这个道歉是代表了整个剧组,却也不代表整个剧组

在现在的网络世界,仅有一条微博来道歉,力量其实也有待考究。

况且这个剧组也不实名在谁的名下,所以剧组的微博道歉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我们作为受众看不到“诚意”。

剧组的道歉形象是模糊的,受众看不清这背后是导演在道歉,还是编剧在道歉。

也许只是一个键盘手码的一则道歉声明罢了。

道歉,还有花样的理由。

华语版《深夜食堂》因植入广告过多等遭恶评,台湾导演蔡岳勋不得不出面道歉。


蔡岳勋作为导演,一个剧组的灵魂人物,连他自己都控制不了“广告植入”。

这个锅,最终从蔡岳勋和黄小厨的身上甩到了“他们”身上。

至于他们是谁,我也是不清楚,可能是广告商?可能是制作方?也许是出品方?

还有人可以凌驾在拍摄之魂之上,导演在《深夜食堂》的这个剧组,也是形同虚设了。

《深夜食堂》的导演是道歉了,可是却把责任扔给了别人,一切都是情非得已的错啊。

有钱”,就是任性,这个有钱是对出钱的赞助方说,也对拿钱的制作方说。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作为演员,马伊琍自身是有号召力、呼唤力和影响力的。


马伊琍饰演的子君误导了受众,由号召力最大的人去道歉是可以化解最大程度的影响与矛盾。

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法。

马伊琍以个人的名义转发并主动承认错误,也可以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道歉的具体形象,具体物象。

虽是台词,但马伊琍主动的出来道歉了,我也着实佩服。

毕竟不是谁都有承担错误的勇气,因为一旦扛起来这面大旗,必然会面临着负面的声音以及负面的影响。

谁愿意自己的演绎生涯增添一些黑点,毕竟有些不当的行为会波及自己的商业价值甚至商业形象。


只因为,你在或不在,它都会在哪里。

剧中的小三凌玲扮演者吴越因为不想在微博收到恶意的评论,所以选择关掉了微博评论。


面对公众,是需要勇气的。直面不理智甚至恶意的评论,也是演员无法避免的素质修养课

吴越没有错,她只是扮演她该扮演的角色,错就错在了粉丝过于入戏。

吴越可以选择逃避,但是她始终逃不掉她是公众人物的宿命,逃不掉她终究需要面对的公众评价的宿命。

身为公众人物,永远无法背对公众而活。那就得学会自己释放,自己抗压,这才是生存的王道。


我们所看见的大度,是一个人的修养。

马伊琍因为自己的台词,选择道歉,其实是很成熟、很稳重的做法。

我没想洗白马伊琍,只是单纯的想谈谈这起危机公关。


面对网络世界的口诛笔伐,马伊琍再一次选择了优雅的面对。

谁也不愿意给自己的演员生涯填黑,但你毕竟做了这件事情。

是的,在做任何事情前,都应该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带来什么后来。

我们不是小孩子,就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这个责任,无论是谁来承担,也无论责任有多大,都该诚实的去面对。


能做的,都做了,都做吧。

我们常常会说,演员其实是可以改台词,改剧本的。

不是哪个编剧都愿意自己的台本被修改,也不是哪个导演都愿意为你承担修改台本所带来拍摄进度影响。

因为她是演员,并不是写剧本的,更不是导演。

她要做的就是演好戏,念好词,但如果演员有能力,她可以去承担的更多。

至于作品后期整改,是不是文艺作品里的人物说出与事实不符或者涉嫌歧视的台词,都需要整改呢?

当然,话虽如此,作为艺人或文艺作品,在言行上从来都是有禁区的。

想要好好存活于世,还得正确的运用规则,以不变应万变


要道歉还是告白?

“马伊琍道歉”这事也不能简单的定性成剧组的错,演员背锅

要知道剧组和演员本来就是一体的关系,为何到了关键时刻,要把演员从剧组中抽离出来。

如果你更在乎一件事情越多,你就会愿意付出的更多,你就会愿意为之牺牲的更多。

为了剧组而道歉,为了作品而道歉,是因为太在乎,不失也是一种深情的告白

对自己所付出的认真与努力告白,对自己所做的不完美与不完善告白,对自己要变得更好的一种未来式告白。

连错误都如此美妙,剧王的世界是不是也颇具“大将风范”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