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星期三晚上23:58
今天下午放学后,刚上初一的大宝要回家拿些做“水火箭”实验用的材料回学校。晚饭后,我带着小宝送大宝回学校,就留在校园里等大宝放学了再一起回家。临近放学,因为想着让小宝看看孩子们像小鸟一样从教学楼里飞出来的场景,于是耽搁了一小会才来到停车的地方。看见大宝也还没在车子旁边等,我心里也安了,幸好没让大宝等。于是就和小宝在车里等大宝。
等啊等,等啊等,等了20多分钟,校园里的人都差不多走光了,还是没见我家的儿子出来。原以为是科学小实验还没做好,有所耽搁了,现在看来不像啊。忽然一激凌想到孩子是不是习惯性地走到平常爸爸接他的地方去等了呢?急忙把小宝用安全带绑好,驱车出发。
果然,远远地看见大宝坐在了地上,一副很无助的样子。我连摁了三声喇叭他才发现,我们的车子已靠近他。我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又是申诉:“儿子啊,妈妈和弟弟一直在原来我们停车的地方等你啊,等了这么久,你怎么就跑到这里来等了呢?”儿子急忙跑过来,拉开车门,一屁股坐上来,说:“我刚才去到车子那不见你,我以为又是爸爸来接我的呢!”我心疼地问:“那等了这么久不见,也不打个电话给妈妈的?”“我没有手机啊。”“以前你都会向路过的家长借电话打的呢。而且你见到妈妈的车子在那里就应该想到妈妈肯定还没回家,车在人在,你应该在那里等我们的啊。”儿子沉默了。我的心里一直酸溜溜的,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处理今天晚上的事情呢?
忽然,我想起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出门上班,可是到了放学的时候,幼儿园里常是加班,只能是爸爸来接他回家。爸爸还没有来接时,若是孩子有事情找我,忙于工作的自己也是三言两语赶紧打发掉。今天晚上的事情跟当年的情景是何其相似啊——看得到妈妈的车,明知道妈妈就在这附近,可是不能去打扰妈妈,要等爸爸来接。这难道不是孩子的印痕在复活吗?
明知妈妈就在这里,可是妈妈不能爱我;等了那么久,等不来自己的爸爸,对于孩子的内心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折磨吗?心理营养之生命的至重缺失了,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也被打折了。
庆幸自己走在学习的路上,才有了这一份觉察……可如何是好了呢?
回到家里,小宝已困得睡着了。当我把小宝放上床睡觉后,发现大宝光着脚丫进来房间拿手机充电器,看到我愕然的表情,他微微一笑说:“我不想打扰到你啊。”我的心更酸了,脑海里呈现出的情景是:以前大宝小的时候,我经常加班,一到周六的早上,就只想好好睡一觉。小小的大宝来到我床头边叫“妈妈、妈妈”时,我困得眼睛都睁不开,迷迷糊糊地说:“仔仔,你不要吵妈妈,让妈妈好好睡一觉,好吗?”大宝就懂事地走开……如今的大宝也是如此的懂事,可是面对这么懂事的孩子我再也感受不到喜悦……
我轻轻走到大宝旁边坐下,摸着他的头,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仔,你知道吗?打扰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权利,任何时候,你有需要找爸爸妈妈时,都是可以随时打扰的。以前妈妈不懂,做得不好,请你原谅。”儿子听了,脸上闪着愉悦的表情,有点不相信地说:“是这样吗?”我确定地说:“是的。”孩子眼睛依然盯着手机查看实验方法,我继续陪着他不说话,过了一会,他似乎确定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了,很放松地说:“妈妈,你可以去做你的事情了。”于是我坐下来记录了此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