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解读丧,是从“快乐”入手。
先回答快乐本身是怎么回事,有一个哲学命题:你是选择做一个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哲学家?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隐含一个前提,就是快乐只有猪这一种形式,然而实际上是这样吗?
喝酒和读书获得的愉悦感一样吗?
快乐是否有不同的层级?
高层级和低层级的快乐之间是否可以替代?
思考了上述问题,不难得出结论,人们还是本能的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意义感的获得。就拿马斯洛的五种需求理论来说,除了前两种基本的需求生理和安全外,后三种更高层次的需求:爱与归属感,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还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人们实现幸福需要满足三个需要:1,你需要感觉到胜任工作——具备能力。2,你需要感觉到被别人接纳和认可——处于某种关系。3,你需要感觉到对生活的掌控——具备自主性。以上三种需要都是低层次的愉悦满足不了的。
因此,享乐主义的幸福很容易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辛福则没那么容易,一个人必须牺牲眼下的愉悦,不断持续自我建构和成长,自我挑战,克服困难,才有可能获得。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说,我又不是富二代,我连享乐主义这种低层次的愉悦都还难以获得,更别提高层次的了,得了,还是丧着吧…
这就又要说回到对丧的理解,其实所谓更高层次的幸福并不会遥不可及,至少比一夜暴富简单,但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经历一段知道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明确自己的意义的阶段,这个阶段就叫自我同一性探索。明确了这些,我们就获得了独立性,不再是家长老师的跟随者,而是开始具备更高的自尊水平,不再随便妄自菲薄。
要获得这种更持久,更有韧性的幸福,就会经历探索和追寻的阶段,感受到的矛盾和焦虑就更多,过度的自我关注就会带来消极体验,这就是反刍式思维,这个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意义的过程必然引起焦虑,从而表现出丧的状态来,也是再正常不过啦。
不满足于浅层的快乐,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义感,这中间的不适感就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代价。
如果说意义感难获得,是不是就不值得去探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心智的成长没有回头路,就好像成人能理解孩童的快乐,可你回不到孩童的状态,廉价的快乐难以填充心灵的空虚。从这个角度看,丧文化指向的是更高层次的意义感,因此,如果丧,请深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