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朝雕版印刷业的发展,各种风格、派别的印刷广告应运而生。

清朝社会重仕轻商,举国上下文人雅士皆备战科举考试,书籍需求量空前之大,书市生意兴隆,书籍的广告自然也异常活跃。有些书铺会在各类书籍的插图及首尾做广告,这类书籍广告也成为“牌子”。


比书籍广告流传更广的,是当时的木版年画广告。清朝年画大多是民间神话人物、吉祥如意画样及福、禄、寿、禧等字画,颜色鲜艳讨喜,艺术气息浓厚。


有些商家在年画上印上自家的广告语或者店铺地址,并在街市上免费发放,于是商业广告就随着年画深入到民间各户。


清朝,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商业思想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名人广告更是层出不穷。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这是郑板桥为自己做的一则商业广告。


古代文人墨客一向清高自傲,视金钱如粪土,极具商业头脑的郑板桥则并不认同此观点,他短短几十字,言简意赅标明字画价格。甚至怕世人不理解自己的“卖画”行为,还题诗一首:“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如此直抒胸臆的诗作,也为郑板桥带来了新一轮的销售热潮,可见“为自己代言”早在清朝就已经空前成功。


在激烈的竞争下,有些商贩为了创造收益,甚至做起了表演广告。


弹棉花的小贩会在帮主顾弹棉花时,故意做出一些具有观赏性的动作,同时用一些滑稽的面部表情引人注意。有些商铺会雇一些俊朗少年,穿着同样的衣饰鞋帽,担食叫卖。


有些老字号则会用一些义举招徕顾客。


同仁堂每年寒暑都会在城外专设粥棚,向穷人发放一些简单的药物和棉衣。会试期间也会向应试的举子赠送四季应时药品。


张一元作为老字号茶庄,每年收到新茶之后,会选择良辰吉日举办品茶会,并给城内的富贵人家送去请帖,而普通市民进店买茶,也有品茶服务。


除此之外,清朝常见的还有张贴广告、楹联广告、包装广告等。商家可以在店铺外墙刷上广告语,在门口悬挂楹联,达到宣传目的。


有些财力雄厚的店铺则有类似现在的“会员”制度,他们对店铺进行包装,屋檐下悬挂灯笼,廊下悬挂彩球,店内奇花异草,假山名石,甚为奢华。只有城内名门显贵才能入内消费,众人皆以能进店铺为荣。


清朝同样有假冒广告,“王麻子”刀剪久负盛名之时,全国各地“汪麻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1,768评论 0 7
  • 渐行渐远的背影 天空泛黄,继而阴到晴撤走迷雾。 祥云浮现。 老人说那是吉兆,让牛羊一点一滴记住 漫山遍野的草。 那...
    青子丹阅读 160评论 0 0
  • 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结婚,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单身生活,而这个阶段,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时期。 1、读书 《罗马假日》里有...
    凌波微步007阅读 240评论 0 0
  • 又是违约的一天,凌晨两点就快到了,我才开始日精进的作业。今天是个收获的日子,在乔帮主的好友群当家作主了一天,遗憾的...
    雨辰你好阅读 20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