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道酬信y
今天老五到店里来了,老五是老公的弟弟,老公弟兄六个,老公在六弟兄里排行老四,老五比老公小一岁,今年刚好50岁了。
老五进来的时候,老公正在里面那间库房挑货,给双赢装货,我在外面桌子上看书,老五进到里面没几分钟,我隐约听到他说“毕业都老了”的话,听到这些话,我觉得他们聊天的话题肯定和女儿有关,于是我就走到里面去听听他说的啥。
进去后就听到老五和老公的对话“这么大了,还上研?研上几年?”
老公说“两年”
老五说“哦哟,两年后都二十五六了,哈哈哈哈,上学都上老了 ”
老五那个“哈哈哈哈”的笑声,让人觉得女儿像是做了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
待了一会,老五走了,从他进门到走,我没有主动和他说一句话,前几年他来店里,我会招呼他吃午饭,要么花钱点川菜,有时候我正好做好饭,他也会跟着吃完饭,待到下午再走。
接触时间久了,我发现像他这种人一定要远离,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没有边界
在女儿上大一的那个学期,老五开始频繁的往我们店里跑了,那时候他从农村搬到了乌鲁木齐,在烧碱厂那里租的房子,夏天跑旅游,冬天给社区清雪。
因为烧碱厂距离九鼎市场近,有公交车直达,对他来说比较方便,没事他就经常来。
走的太近,麻烦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他喜欢用他的价值观来要求老公,比如同学聚会,说是同学聚会,不如说是他一起玩的那些人聚会,他们小学都没有毕业,哪来的同学?
老公十几岁就从队上出来了,和那些人已经很多年没有交集,这种聚会没有一点意义,再说了,老公生意忙,也没有时间花在这种事情上。
老五就会说老公这样不对,这种聚会他每次都参加,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种社交方式。按他的话说,这就是混江湖。
婆家亲戚搬家请客,孩子百天这种事情,老五都要干涉,如果老公没有随礼,他绝对会到店里来质问老公:人家请你了,为什么没有随礼?
我们认为,这种事情是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来衡量的,哪家该去,哪家不该去,这是我们家的事,只要我和老公的意见一致,这件事就和婆家人没有关系,他们谁都没有权利干涉。
公婆的生活费、住院看病花钱,我不会比哪个姊妹少花一分钱,其它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
但在这些事情上,老五每次不但要干涉我们,还说是我干涉了他们周家的事情。
每家都有每家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权利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我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老五也没有权利干涉,懂得边界,才能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
②三观不同
女儿上大一的时候,他就这样对老公说“女孩子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你供她上大学,她还想上研究生,毕业了就自顾她自己的日子了,你花不上她一分钱”,意思就是我们供女儿上学是白花钱。
直到今天,他在听到女儿上研后,并没有觉得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而是以嘲笑的语气说这件事。
老公姊妹八个,除了女儿,其它姊妹们的孩子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的,因此也就没有像样的工作,都是以打工为生,就这样,他们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却要嘲笑女儿上研。
③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是我最讨厌的
老五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认为我们现在买了楼房,买了车,这些都是老公的功劳,我只是在享受,这种思想就是受婆婆的影响,在婆婆看来,她的哪个孩子生活的好,都是她的孩子优秀,孩子的配偶都是跟着享福了。老五还把他的这种思想经常在老公面前表露出来。
有一次我和老公发生了点矛盾,他知道了,不但没有从中调和,反而对我说了这样的话“跟了老四(老公),睡觉都会笑醒,事还多的很”
自从老五说过这句话,我仔细回顾了一下,他没有搬到乌鲁木齐时,这些年我和老公相安无事,即使有过争吵,但因为矛盾是我们自己的事,很快就能和好,后来因为他离我们近,有些事情因为他的参与,我们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多,争吵的事情都是和婆家有关的,而且心里的怨气越来越大。
以前的老公也有很多来自原生家庭的毛病,这些年我通过学习,用我学到的知识和老公沟通,老公在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老公也从中受益,从而变化很大。
我不希望老公再次打回原形,不希望我努力经营起来的幸福婚姻,因为老五的干涉再次回到解放前。
关于女儿上研的事情,以前听到老五的说法,我还和他辩解一下,后来发现三观不同的人,没法交流,你根本说不过他,说来说去倒成了我不对了,这种人只有远离。
以前老话常说:远香近臭,其实就是没有边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家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大家一定要懂得界限,只有保持距离,才能维持好彼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