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县委大院》

这两天无意中看到《县委大院》这部剧,虽然只播到第三集,但是剧中人物展现给观众的是一副清正廉洁、一心为民、任劳任怨的公仆形象,看后让人无限感慨,如果中国的官员都是这样的形象,真是十四亿国人的福祉!
然而,我所经历的身边官员的真实情况却与剧中不同。今天斗胆拿出,还原这个世界真实的色彩。
1986年,我出生于豫西南的一个农村家庭,2006年高中毕业考入大学。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了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结婚,如今儿子已经8岁了。印象中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我所在的县城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至于是哪一年评上的,也许更早。我查了一下,直到2020年才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三爷
爷爷兄妹五人,三爷排行老三,打小就叫三爷。他是我们家族中官当的最大的一位,好像是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从县政协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打我记事起,三爷就在某乡镇的供销社工作,后来调到了县里,还是负责供销社系统,只不过管的是全县的供销社。三爷家也从乡里搬到了县城。我很喜欢去三爷家,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固定电话、第一次看到过地毯、第一次坐过小轿车,那是九几年的事。
印象最深的是三爷家有一间屋子,里面有各种各样好吃的、好喝的。还有一箱箱我叫不上名字的东西,摞成一堆一堆,地上已经没有地方可放了,还有很多肉,一条一条的,一端系着一根红绳,串在一根根的竹竿上,至于竹竿的数量,记不得了。只记得满眼望去,有很多。
三爷很孝顺,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回一趟老家,看望我太祖母。每次回来都带些好吃好喝的,比如康师傅方便面、红牛饮料、鲜红的大苹果。太祖母很疼我和弟弟这两个重孙子,总是把好东西留给我俩吃,九四九五年的样子,在村里,这东西还是很稀有的。

同学
同学姓黎,我俩人高一、高二就读于同班,关系比较要好。
他家在县城住,父母是都政府职员,尤其他父亲,好像是在县委工作。读高二的时候,一天中午,他邀请我去他家。长时间闷在校园中,也想出去透透气,爽快答应。于是我两骑着自行车,大约30min左右,到了他家。两层小楼,带一个小院子,院子一角开辟出5-6平方左右的小空地,种着葡萄、月季;葡萄的蔓藤爬满院子的上空,抬头向上看,一串串紫红色葡萄挂满庭院。月季是当地特有的花种,普及率很高,几乎家家都种。大马路的花坛中所栽种的观赏性植物也多以月季为主。这种住宅在当地也很普通,一般经济条件的老百姓家也住这样的房子。
读大一的那年暑假,回到老家。一年多没见了,他约我去他家吃饭。顺着他给我的地址,找到了他家。一片别墅区,每一幢都是独栋别墅。这片别墅区属于县城最早开发的一波房地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主要是风景优美。快到他家时,他在门口迎接我,是一幢三层小楼,坐北朝南,外观暖红色。院子很大,左侧有花坛,栽种有几株柳树,花坛的北侧有一个较大的水池,养有金鱼。院子右侧是一个车库,停着一辆车,黑色的,什么品牌不记得了。一楼是客厅,很大,装修的很豪华,一楼靠近楼梯口的房间是保姆住的。二楼是他父母住的,三楼是他住的,一楼、二楼、三楼都有单独的卫生间,卫生间里有浴盆,人可以躺在里面泡澡。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楼,有台球、有乒乓球。
中午吃饭的时候,来了另外一家三口,据介绍是他舅舅一家,也在这个小区住。他舅舅身材高大,白白胖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从穿着和派头上来看,一准也是当官的。同学一介绍,他舅舅立马伸出手来给我握手。席间他父母和他舅舅主要聊的的是县里的事,这个副局长过完年要调到市里,那个科长家的女儿要出嫁等等。

大姑父
大姑父没什么文化,一直在社会上打拼。他有一个为人处世的原则,他和别人合伙做生意,若挣了10块钱,他只拿4块。05年我高中毕业那年,县城郊区大规模的拆迁修路,他通过关系认识了县里某局的局长,修路要用到水泥管,量比较大,局长问他能做吗,他当然说能做。于是赶紧撺了一波人,有十几个,也是附近村的村民。就在他家门口的公路上搭模具、卸砂石料、订钢筋,烘烘烈烈开干了。虽然这东西简单,但毕竟也是个技术活,工人大都是泥瓦匠,之前也没干过,开始时做出10个,至少有三个是次品,没有标准、没有技术,唯一确定的是有销路。后来,越做越熟练,次品少些。大约过了一个星期,门口公路的空地上堆满了做好的水泥管,把局长请了过来。局长一看,挺高兴,说这就可以。于是俩人一拍即合,一个负责生产,一个负责对外关系。
再后来一直在外上学,不常回老家,大姑父那边信息也就少了,但听说开始涉足房地产了,成立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县城有几个小区都是他们公司开发的。大姑父有钱了,在市里买了两套房。在重庆、海南也买的有房子。至于县城的房子难以计数,据说县城繁华地段的门脸房,就每年的收的租金都上百万。
前两年反腐比较激烈的时候,这个局长被查了。大姑父提前得到的信息,赶紧跑路,至少有两年的时间,一直在外地,没敢回去。后来听风声,这个案子已经办完,过去了,才又回的老家。

这是我所看到的、经历的、活生生发生在我身边的县城。与《县委大院》比起来,也许更真实。不否认,党的干部队伍中还是有为民请愿、一心为公的公仆,但毕竟是少数,少到以至于我至今没有经历过。艺术毕竟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毕竟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刻意加工的;毕竟是为了社会传递正能量、营造和谐氛围。但《县委大院》毕竟是艺术品。我更愿意相信我看到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