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课程主要讲的是数据的收集和算法的优化,这个理论可以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联系起来。比如,在刚开始做事时,我们需要大量的试错获得经验,形成算法。然后不断优化算法,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时刻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才能获得幸福。
1. 第一节课
我们讲过,要提升认知最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同时也讲过要不断精简我们的认知,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你自然就会有一个疑问:到底是该多还是该少啊?第一节课我们说的就是这个问题:该多的叫数据,该少的叫算法,算法是在数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高手就是既有大量数据又有算法的人。
经常会有人问我,健身时应该注意什么或者他的健身动作对不对?我都会告诉他:在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练”就可以了。随着你健身时间的延长,你可能会想着这样练或者那样练会不会更好,这就形成了算法。坚持练是收集数据,数据收集多了才能形成算法。你的算法也不一定正确,但随着你健身时间和次数不断增加(也就是不断收集数据),自我会调整训练方法和技巧。这就是算法的不断迭代。
2. 第二节课
但是,如果把握不好数据和算法的关系,你就很容易陷入到伪学习当中,伪学习又跟伪选择有关。第二节课我们讲的就是,真正的选择是无可选择,当你有很多选项的时候,那就是伪选择,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改变、迭代,都是没有效果的。
无可选择的选择才是真选择
认知留级和难以实现认知升级的原因,本质上就是回避痛感,核心上就是不选择,或者说选择那种不可能有实质性差异的选择。就像萨特说的:你可以不选择,不选择就是选择了不选择。人在认知留级,甚至推广到职业生涯、创业状态的留级,往往都是选择了不选择。
即使数据量很大,动辄一万小时,也没有造成真正的升级,是因为“有练习,无刻意”,而刻意就是痛感,是不断面对真选择。有很多选择的时候都是假选择,往往是无可选择的时候才是真选择。
健身房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人,用一个小重量从头练到尾,几个月之后看不出他有任何变化。这种练习其实就是“有练习、无刻意”,没有寻求在某个动作上的改进,或者重量上的突破,肌肉一直处于“舒适区”。
这节课的最后吴老师给出了算法的三个特点:底层中立、潜在无头脑、结果有保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是这样状态的话,你会觉得他傻吗?
底层中立:对什么人都是一个态度;没什么头脑:歹也好,好也好,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阿甘、郭靖都是这样的人;结果有保障:行为和思维是能够预期的。
3. 第三节课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被眼前的任务和障碍所绑架。所以第三节课我们说,确立了目标和算法之后,我们还要记住一个要素——关键结果,这是著名的OKR管理法给我们的认知带来的启示。
这里借用一位同学的留言,我觉得特别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有位老教授做过一个测试。他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颗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回題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昔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棵?”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回:"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对中间空了,更没有用!”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担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回“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乌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终于,有人同:“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4. 第四节课
最后一节课的关键词叫“合作”。我们一直在说算法,那合作当中的核心算法是什么?我们总结了四条:(1)不以损害对方的利益为起点;(2)不是你选择合作伙伴,而是合作伙伴选择你;(3)合作总是表现为利他主义;(4)利他主义不是目的,合作的真正目的是要形成一个近似于生命、可持续生存和成长的利益共同体。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启发,我是无畏的小强,希望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