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在接到需求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并不是马不停蹄的开始做方案,规划流程等,因为往往这样,随着需求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你总是忙忙碌碌,但又不能每件需求都能考虑周全的按计划完成并上线。所以,产品在每接到一个需求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着手于去规划方案 ,马上完成,而是静下心,全盘考虑该需求处于当前产品的地位。
需求来源
接到需求后,必须先和需求方仔细沟通,了解对方提出该需求的场景是什么?该需求的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有充分了解需求后,才能有助于自己的辨别该需求 究竟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有时候,需求方会针对自己的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作为产品,对应该解决方案,需带着开放,同时疑问的心理去倾听,这有助于后期自己在规划方案的时候,思维不受限制,但又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需求分析
该功能的使用场景是什么?该功能的目标用户是什么?该功能是要满足用户什么样的需求,满足程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真正满足目标用户。想起一个著名的例子:用户说,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单从用户的这个需求来说,用户似乎很明确的表达出他的需求,确实是要一匹更快的马。但深入分析会发现,用户的需求并不是要一匹马,用户的需求是要更快。如果只停留在更快的马身上,那就没有汽车和飞机什么事了。所以,当你了解到用户具体的使用场景后,你造出了一辆车,升级了用户需求,从基本需求升级到兴奋性需求,满足了用户,同时也推进了社会进步。因此,在当需求方或用户提出需求后,有必要进行相应的需求分析,了解他们的本质性需求,也不要局限于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也确定了该需求的真伪性,若该需求被确定为伪需求,或可通过其他需求也能实现相同的目的,就没必要继续进行深究。
优先级
需求分析的另一方面,制定优先级。商业角度去分析,该需求能带来多大的商业价值,能提高多少用户体验,当确定实现该需求后,这些都能 一定程度的进行提高,便开始考虑技术实现的问题,实现该功能需要多大的技术成本,包括开发的人力与周期。最终,将商业价值/技术成本后,即可得到该需求对应的优先级。
需求管理
确定了需求的真伪性与优先级后,作为产品,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最简单的需求管理,只需要将需求根据优先级排成列表,表明每个需求处于的阶段,实时跟进,就能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当然,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继续提出更多需求,逐一解决,实现产品的迭代。
做产品会遇到非常多的坑,坑踩多了,也便能慢慢避开;坑被踩多了,也便不成了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