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应邀参加了一个有关于“原生家庭对人生影响”的专题讨论。这样的讨论都是电视剧《都挺好》热播所惹的祸,并不奇怪的是近来找我咨询的求助者也几乎都言必称“原生家庭”,就好像当年那些出过国的人张口闭口都会冒出几句散装英语一样。我知道谈原生家庭最好从家庭治疗的角度,但在我之前已经有人捷足先登,我只好选择了精神分析的视角。以下涂鸦是我发言的文字整理,以此见教于方家。
精神分析的发展理论,是通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言谈举止的观察和判断,来猜想其生命早期可能的养育方式,然后反过来推断这种可能经历的养育方式对当前心理问题的影响。这是一种循环推论,谈不上正确,但在临床上有时候却的确很好用;更确切地说,这样的理论根本谈不上科学,因为它无法对某种心理现象作出科学说明(explanation),而只由咨询师根据自己的理解(understanding)去自由发挥从而作出某种解释(interpretation)。
在精神分析行业之内,大家有一个被称为“越早越糟”(“the earlier the worse”)的共识,即:遭受不恰当养育的年龄越小,长大之后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就越重。比如,在口欲期遭遇创伤所导致精神病程度的(psychotic-level)问题,要严重于在肛欲期创伤所导致的边缘程度(borderline-level)问题,更重于在俄狄浦斯期(1.5-3岁)的创伤所导致会导致神经症程度(neurotic-level)问题。当然,俄狄浦斯期之后(即大于6岁),尤其是在成年后所遭遇的创伤,所造成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都无法与6岁之前相比。关于这一点,喜欢用比喻来阐述其理论的弗洛伊德曾说:一支进军的部队会因胜利而斗志昂扬,因失败而士气低靡;早期的失利不仅意味着初战告败,更为之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生命之初生于斯长于斯的原生家庭,对我们之后的人生具有近乎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具体临床实践过程中,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们还达成了另外一个共识:可以从已知的应激来探索可能导致的问题,而不是反过来从已知的问题来推断必然遭受的应激。比如一位来访者给出的信息是,自己出生后母亲就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咨询师便会由此去询问诸如对他人的信任、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安抚、情绪调节的能力以及是否存在亲密冲突等等有关于与口欲期发展相关的问题;但是,如果咨询师在发现该来访者存在诸如对他人不信任等上述心理问题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该来访者的原生家庭或养育有问题,更不能精确到问题就出在口欲期!
不同于自然科学界(一)因与(一)果的必然对应,人文视野下的任何一个结果总能找到多个原因,当然一个原因也会导致多个结果。认为自己的不幸源自原生家庭或干脆归罪于父母的养育,这种单一归因是对自己的“物化”,其心理本质是内心深处对于决定论的高度认同,从根本上是对意志自由的彻底否定。
人生是即“命运”,我们权且将其视为“命”与“运”的二重组合。“命”是被决定的,它是一种自在的存在(being-in-itself),对此我们没有意志的自由,比如有人出生于帝王将相之家,生来就有的东西,我等普通百姓终生奋斗也难以获得,这就是“命”与“命”的不同。“运”则由自己决定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因为它是一种自为的存在(being-for-itself)。有人认为心理学建立在四大公理基础之上,即所谓:(1)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2)大脑为心理提供了生理约束,(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反映,(4)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这在我看来,前两个公理所说的就是个人意志无法改变的“命”,后两个公理所言的则是我们的“运”,它不但可以改变,而且可以操控。
人啊!首先得接受自己的“命”——认命,然后才能去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运”,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着时来运转。这一通俗的说法,也可以用心理咨询的行话表述:接受是改变的必要条件;或,没有接受便不会有改变;或,接受即是改变之始。
“原生家庭”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法选择的“命”,可这个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决定我们“运”的是社会,是海洋。
经过以上对于“命”与“运”的心理解读,我坚信自己已经给那句鸡汤解了毒,那句被认为有毒的鸡汤说的是: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心理咨询师会说:将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原生家庭,只不过是心理障碍者的防御;心理健康者,会把不幸的原生家庭变成自己成长和成功的动力。
“命”中注定的原生家庭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运”,来努力减少或弥补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