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中“装”的艺术

001示弱

早上赶着去上学,航航莫名地就不乐意了,还没出家门就往地上一躺。我把“捞饺子”,“煎油条”和“拔萝卜”几种游戏全用了一遍,他笑是笑了,可是仍然闭着眼睛,全身软绵绵地连站都不站起来,更别说让他走路了。没办法,只好暂时先把他抱起来。一进到电梯,我一边假装迫不及待地把他放下来,一边很夸张地说:“哇,儿子,你好重啊,你又长大了,妈妈都抱不动你了,好累啊!”我让他帮忙按电梯,他按了,转眼心情就好起来了,然后就自己一直走到停车场去了。

从我小儿子走路很溜起,我就在他面前有意识地扮演弱者的角色。带他出门,他经常会找各种理由不走路,要求要抱。他索抱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先认同他的感受:妈妈知道你累了,然后我会建议他先休息一会儿、喝点水、补充点能量,一直到他感觉好起来再走。我还会通过其他的几种方式鼓励他自己走路,比如:拥抱他一下、亲一亲脸蛋鼓励他、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和补充能量、发现有趣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说幽默的话让他开心、玩游戏等等。他在我面前有过少数情况是怎么着都不肯走路的。这时候我会抱起他,走一段路,然后假装累了,急急地要把他放下来休息。一般情况下,我抱过他一次之后,他就会自己走路了。极少数情况需要我再抱起他来走一小段路,这时我会加强语气说妈妈很累很累了,抱不动他了。然后他就会自己主动下来走路。我再牵着他的小手就好了。

002装疼

航航发脾气的时候会打人,有时候他心血来潮也会莫名其妙地给人一拳或者一掌。要是打在我身上,我就会大喊:“好痛啊,儿子!”然后,他就会笑起来,用手来摸一摸打我的地方,问我;“这样疼不疼?”我说:“这样不疼。”然后,他用一点点力气又拍拍我:“这样疼吗?”

我说:“这样也不疼。”他继续以更大一点的力度拍我,我便说:“疼!”然后他改用更轻柔的力度摸摸我,问我的感觉。我告诉他这样的力度很好,妈妈觉得很舒服。他就开心地笑起来。

在我小儿子开始试着用手“打人”的时候我就开始装疼了。第一,他的手本来就重,打在身上的时候确实有点疼;第二,我的叫疼可以让他及时知道他打人的后果。他的那个力度是会让人疼的。这样他会学着控制自己的力度,效果非常好。第一,他很少打我,只要打我我就叫疼,他就会立刻停止他的打人行为。第二,他发脾气要打人的时候一般都是找家里其他人打,或许是因为其他人都不会叫疼,而让他错误地以为打他们是没有关系的吧。

小孩与大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是在与大人之间无数次的接触以及无数次试探后的反馈中决定的。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大人需要思考一下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背后会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感觉。他的感觉会促使他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小孩的行为不当,大人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孩子传递了不良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入校开始,每天晚上都有学员站哨值班,两人一班,一班两个小时。第一次站哨是我和十班的卢彬,卢彬是内招生,父亲是军人...
    五彩鱼0909阅读 3,056评论 0 1
  • 其实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发音的文章。经常会有朋友问我:penny,你的发音是怎么练的?刚开始的回答是:天赋(可能会被打...
    Penny蓝洛阅读 4,624评论 2 1
  • 初次接触太宰治的作品,对“私小说”的概念很是模糊,经过一番了解后大致认识到就是通过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手法,以此描写...
    Bishops阅读 8,7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