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0》有感

今天早上起来,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的《感动中国2020》看一下。

之前喜欢看,可能是为了有更好的素材写文章或者了解去年发生的感动故事。

这两年随着时间的快走,着急紧迫想看的快感却慢慢地有所降低,心里隐约觉得缺点啥。

今天在看到张桂梅片段的过程中,突然醒悟到:看感动中国,是格局放大的过程。

无论身居何处境,依然不忘记自己的内心的火热和担当。

我想到了自己,深信塑料袋少用一个就减少污染环境而非为了少花一块七毛钱;因为知道一粒米粒长成的不易而在饭后的碗里不会留有一粒米粒;光盘行动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在每餐的餐盘里没有剩菜的行动上。

小的行为如此,长此以往,逐步成长,提高自己的格局,可以在突破自我的处境里实现自己的更多的想法。

山的尽头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我希望,可以慢慢做到!

想到了柴静的一段话,坚定了信念。

柴静在《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中讲到,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