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虐童事件频发。某公关总监更是高调发声:托儿所关闭倒霉的还是员工!有谁能休假三年在家带孩子?愤怒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没有选择!!
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双职工家庭的教育到底怎么办?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双职工是养活孩子的唯一途径。职场妈妈只能无声哭诉:拿起工作不能陪伴你,放下工作不能养活你,毕竟靠一个人养家的经济负担不可小觑。
咪蒙写过一篇文章《每个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文中最让帮叔心碎的一句话:妈妈每天要工作,母爱都成了奢侈品了。孩子有什么错,他们只是想要妈妈。
不能辞职,辞职就养活不了孩子,教育成本太高了。即使不用竞争进“家委会”,大部分孩子的教育成本就已经触目惊心。一旦夫妻双方有一人离职,随之而来的就是家庭经济的崩塌和生活质量的大幅度下降——这种外不能养家,内不能顾家的生活,实在没有盼头。
工作无法丢下,孩子不得不托付给老人。随之而来的“隔代亲”“娇惯蛮横”“土方治病”都让家长无比担心。双职工家庭能做的只有尽可能把教育的地基打好,不让孩子在爬高的路上摇摇欲坠。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1.给孩子定规矩,而不是要求孩子懂事
很多家长为了弥补孩子,给孩子许下无数诺言,却没办法一一兑现。孩子的要求被经常拒绝,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乖巧,却不一定是好事。看着孩子越来越懂事了,我们一边欣慰一边自责。正应了那句你这么懂事,一定没人疼吧。
其实大可不必。所有事情都要陪着孩子完成,孩子也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那么,为什么不早早就给孩子立下规矩:很多事你必须自己完成,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作业。孩子是他自己的主角,而不是被父母抛弃的小可怜。
2.让孩子明白,家长不应该只围着孩子转
以前的家庭,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养娃模式,所有孩子都在土地上奔跑长大,并不会产生落差。现在大家都只有一两个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妈妈可以时时陪伴,难免心里会有落差。和孩子商量:宝宝是不是也经常会和布娃娃还有变形金刚玩啊、要去上幼儿园?妈妈也是啊,妈妈也有自己的玩具,自己的工作要完成。
3.增加爸爸的出场率,给孩子双重陪伴
中国大部分家庭,爸爸在家庭教育方面是严重缺位的。但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需要父母双方的参与。多引导多鼓励,给爸爸独立带娃的机会,不让爸爸缺位。职场妈妈本身就是一个双重身份,一边要顾及职场,一边要顾及孩子。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时候爸爸的参加就显得至关重要。夫妻双方应该协商好分工,例如爸爸很早去上班,下午早点去接小孩,总之也要培养老公担起照顾小孩的责任。
4.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孩子最高质量的陪伴
中国的家长大多不知道什么叫高质量的陪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只知道随时待命,像伺候小阿哥小格格一样。最后孩子也没教好,自己也累的不行,说不定还会养出王艳儿子球球那样的小霸王。实际上,懂自己、懂孩子、懂沟通、懂平衡,才是高质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