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设计=好设计?

2014 年 7 月 16 日

简书

请看下图里的这两个瓶子:

简书

左边的这个和你平时见到的矿泉水瓶差不太多——透明,细长,波纹状;
右边的这个却和一般的瓶身有些不同——铝制外壳,线条流畅,乍一看有点像化学实验课上的平底烧瓶。

如果让群众举手表决哪一个瓶身设计更「酷」,我想右边这个「平底烧瓶设计」的票数应该会更高吧,尽管,我们都知道,再酷的瓶子,也不过是用来喝水的。

所以,如何判定哪一种设计更酷?

「平底烧瓶设计」的支持者们或许说,它与众不同,不落俗套,所以更酷。但如果把瓶身设计成一个袋鼠的形状,细脖子,大肚子,外加两只小短腿,看起来更加奇特,可你还会认同这种酷吗?

所以,「更酷的设计」绝不仅仅是「与众不同」。

行为学家在经验主义的影响下,将「酷」的特征归纳为如下四点:

一、「酷」是一种社会认知,而非事物固有的性质。

二、「酷」具有相对性。比如,沃尔玛里的衬衫 A 比衬衫 B 更酷,但无论哪个同 H&M 的衬衫相比都会败下阵来。尽管,胜出的这件 H&M 衬衫也很可能不是 H&M 里最酷的那个。

简书

三、酷的事物会获得赞美。

四、酷的设计要偏离传统。

如此看起来,似乎第四点——偏离传统——才是塑造「酷的设计」的重点。

然而,无论是想象中的「袋鼠状瓶身」,还是现实里的国贸 CBD 大裤衩,都清晰地告诉我们,偏离传统非但不足以定义「酷」,还极有可能会陷入令人反感的尴尬境地。

塑造「更酷的设计」,需要寻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既要走出自己的路,又要使走这条路的结果被大众赞许,或者至少,被大众接受。既挑战传统,又有所节制。

所以,设计师需要弄清两个要点,才有可能设计出真正酷的大众消费品。

既要理解大众是如何定义「常规」的,又要明确他们是如何界定「反常」的。设计可以适当尝试常规以外的东西,却不可跨入反常的行列里。

头图中的那个「平底烧瓶设计」就恰到好处,既超越了透明、波纹的传统,又没有夸张到弄出一副大肚子袋鼠的样子。事实上,这原是喜力啤酒的一个设计。

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过分追求「更酷」也并不是件好事。

酷的设计在即刻超越了传统,也会在不断被模仿之后成为传统。成为传统的那一刻,也就是酷感尽失的一刻。

相关阅读:The Science Of Cool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保证视频图像质量的前提下,HEVC通过增加一定的计算复杂度,可以实现码流在H.264/AVC的基础上降低50%。...
    加刘景长阅读 12,445评论 0 6
  • 天空放晴才三两天,我那小小的阳台却已是春意盎然。别说那疯长的速度还真是有点让我始料不及,好像突然的一瞬之间便从冬日...
    默默huangjuan阅读 4,198评论 20 6
  • 我们从穷人变成富人,不仅是财富、物质的改变,同样也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好的思维是一种品质,一种胸怀,不是通过学习、听...
    赢在青年阅读 2,682评论 0 0
  • 瑶华粼粼映人间, 萤火霏霏没云团。 四海潋滟南窗月, ...
    海盗女王阅读 3,22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