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是我们学校的足球大课间。也就是在这一天的下午有30分钟的时间,学生在划定的自己班的区域,进行足球练习。当然这一天也是学生最快乐的时侯,对那些足球爱好者更是不可言喻。
下课铃声一响,学生迅速“飞往”足球场,老师还在嘱咐注意安全,慢点的时候,学生已经拿着足球,飞也似地跑向足球场。我也快速赶往足球场,还没等我赶到,一位同学跑到我跟前,气喘嘘嘘地说:“老师,华栋哭了。”我也没问为什么?加快脚步赶到那位同学那里,见到那位同学,还没等我问,旁边一位快嘴同学告诉我:“老师,刚才华栋同学不小心把李正碰倒了,结果李正正好摔在水泥面上,把裤子摔破了一个大洞,李正一句话也没说,可是华栋见李正的裤子破了,吓哭了,他一边哭一边用牙齿咬自已的裤子。”我看见他这种状况,就问他:“珉栋,你为什么咬自已的裤子?”他说:“老师,我把李正的裤子弄坏了,我也把我的裤子弄坏,这样我们两个人的裤子都坏了,我就不用赔了。”听了他的话,我感到很可笑,也很可悲。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这难道不与我们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有关吗?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是让孩子承担责任,而是选择逃避,或者家长替孩子承担责任。
在这里我首先简单说一说华栋这个孩子。刚分到我们这个班时,好像是不适应,成天是不言不语,上课回答问题时你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你让他再说一遍,还是这样,并且眼泪叭叭往下掉。下课时也是很安稳地坐在座位上看书,和其他同学也不交流。
即使当时我大体上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我还是想亲口听他告诉我事情的经过。结果他所讲的和我了解的基本一致。他就想把自己的裤子咬破了,这样就可以不用给对方赔了。我见到这种情况,知道批评他也于事无补,不如借此机会也改一改他的这种推卸责任的处事方法。于是我对他说:“华栋,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弄坏李正裤子的,对吗?”他说:“对呀。”我又说:“你把李正的裤子弄破了,你心里很过意不去,是吗?”他低下头,眼泪叭叭地掉下来,声音低低地说:“是的。”我接着问:“既然李正的裤子在你的无意下巳经弄破了,你再把你的裤子用牙咬破,李正的裤子就能好吗?你再把你的裤子搭进去,你觉得值吗?”他再次低下了头,沉思了一下,说:“老师,如果我给李正赔一条裤子,我不敢给妈妈说,我怕他打我。”我听后笑了笑说:“孩子,今天的事情你不是故意的,告诉妈妈,老师相信你妈妈会通情达理的,何况,如果你主动找李正同学处理这件事,相信会有另一种不同的结果呢?老师相信你会处理的。”
第二天课间,我找到他问“孩子,昨天的事你们是怎么处理的?能告诉老师吗?”他说:“老师,我昨天找到李正,主动向他道歉,我说给他赔一条一模一样的裤子,他说不用买,让妈妈给他贴一个布贴就行,他还说让我以后注意就行了。”看到他给我告诉时的高兴的神态,就知道这件事处理得很圆满,我也就再插手了。
我由衷地为这个孩子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