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选择不婚主义?


1.有研究表明中国离婚直续上升,结婚率持续下降。


2月8日,民政部公布了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结婚登记有610.6万对,离婚登记262.1万对。


经过与2023年民政统计数据进行比对(结婚登记768万对,离婚登记259.3万对),2024年结婚登记数据比去年减少157.4对,同比下降20.5%;2024年离婚登记数据比去年增加2.8万对,同比上升1.08%。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压力的增加。如彩礼的昂贵有些地区费用达到30多万其中不包含(车和房)对女方的五金和婚礼置办的费用各种价位也不等。多少家庭因彩礼、房子、车子而导致婚姻的破碎,陷入无限的争吵及不和谐的家庭氛围。


2.婚姻观念不同。如今的社会人们已经不再觉得婚姻是人生的必选项。打破了传统观念对婚姻的固有思维,新时代女性的思想和意识更偏向职业化。不想被婚姻和家庭所束缚,女性的认识不再仅仅是相父教子照顾家庭,而是更加体现出了对高知识及高学历的自我要求。不断扩大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女性的经济独立。


3.孩子和家庭的压力。如果一旦选择结婚随之而来的便是孩子。由于时代不同对于孩子的育儿观也不同,用高质量高需求的科学观进行育儿必然需要付出代价。甚至是一场无休止的投资,是一笔不少的数目。如幼儿的早教班,小学的兴趣班,初中的补习班,高中的冲刺班,大学后找工作也需要一笔资金的支持等等。


4.对婚姻的恐惧。或许个人的经历不同以及原生家庭的不幸遭遇或者成长中的经历。让年轻人惧怕结婚,怕遇人不淑,怕婚后无限的争吵,甚至情绪失控后的过激行为。以及对离异,家暴等恐怖行为发生概念的担心。


5.其他原因。如生理,心理,适应能力等等都是导致年轻人拒绝婚姻的原因。


那么年轻人结婚的意义和该不该结婚呢?


首先来说意义,在一次采访中,有位男士问作家余华:“娶妻生子的意义是什么?”




余华:呃······




在停顿十几秒后,余华老师索性坦白交代:“这个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你看,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




毕竟婚姻制度维持这么久,存在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何况现在大多数人的选择,还得是走进婚姻,组建家庭。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对婚姻的期待值不高,也有说法说婚姻制度早晚都得消失。




但就现在来说,想要搞清楚娶妻生子的意义,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这跟要不要走进婚姻是一个道理。”


当有人问:当代许三观可以不结婚吗?




余华老师丝毫没有犹豫地回答说:“可以不结婚,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选择,为什么非要有那种人生呢?我认为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好的。人生的美好,就是因为我们在一种充满了缺陷的生活中,一天又一天。余华认为,“人生的美好就在于你活着,听风看花,被暴雨淋头;感受爱与被爱,也能接受别离”。


余华在他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中说:“中国式催婚:爱不爱不重要,过得幸福不幸福不重要,有钱没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结了,他们作为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 ”这就是传统婚姻世俗的观念,认为人一生中婚姻是必须的环节,认为只要结婚了人生就会安心。可是结婚了不一定会幸福不结婚也不一定会不幸福。你选择了自由,就要面对孤独。你选择了结伴同行,就要担当责任,不能既要又要。


当你选择做不婚主义者时可以试问你的经济实力、情感需求是否可以满足你?是否在未来年迈时病痛缠身看着别人膝下儿孙时你依然确定的说出不后悔的三个字。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情观,你不必因人而异只要是正确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观念就行。


或许有人依然觉得一个人比两个人在一起幸福和快乐,一个人是自由的,那也请你尊重自己的内心。


复旦教授梁永安提出,“约三分之一的人不适合结婚,部分人更适合单身。”所以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父母的催婚,希望我们妥善处理和理解,毕竟每个人对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父母也不例外,但是不要因为父母或者任何人早早地乱写你的人生答案交上违背你意愿的试卷。人生没有满意的答卷,生活也不可能处处圆满。所以最后选择什么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被爱和爱人的能力。


最后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健康幸福永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