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外媒:特朗普炮制出新的“割韭菜”计划了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宏大棋局中,芯片领域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方战场。近期,英国《金融时报》爆料特朗普炮制出所谓“割韭菜”计划,要求英伟达和AMD若想在中国市场获利,就得将在中国销售收入的15%上交美国,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深刻反映出中美芯片博弈的复杂态势与未来走向。
特朗普的“割韭菜”计划,看似是精心谋划的“敛财”手段,实则暴露出其短视与狭隘。从表面看,美国试图通过这种近乎“勒索”的方式,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攫取巨额利益,以填补其国内某些方面的资金缺口或满足特定利益集团的诉求。然而,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以英伟达为例,其在中国市场可谓举步维艰。此前,H20芯片被美国禁止售华,导致90万颗芯片积压仓库,资金无法回笼。黄仁勋为解禁四处奔走,好不容易在7月拿到出口许可,美国商务部却拖到8月才发放,芯片尚未销售,又遭遇“抽成”新规。英伟达陷入两难境地:若涨价,客户极有可能转投国产芯片阵营;不涨价,则只能独自承受巨额损失。如此一来,英伟达为了保住中国市场,拒绝承认芯片存在安全隐患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中国市场对其而言,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失去中国市场,英伟达的发展将遭受重创。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在中国的有力应对下,恐怕难以得逞。中国在芯片领域早已未雨绸缪,积极布局自主研发与生产。近年来,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自给率从13.6%提升到14%,北方华创等企业成功跻身全球前十,这标志着中国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华为的昇腾910D芯片更是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其成本仅为英伟达H200的六成,且从芯片设计到生产制造,产业链不断完善,自主研发的设备不断涌现。这一系列成果表明,中国芯片产业正沿着自主创新的道路稳步前行,逐渐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国芯片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未来,境外芯片企业若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提供严格的检验报告,确保产品安全可靠。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国内产业安全的保护,也是对国际芯片市场规则的重塑。英伟达被约谈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境外芯片企业在中国市场将面临更高的门槛和更严格的审查。
美国的种种限制措施,看似是针对中国,实则是在自毁长城。一方面,美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如英伟达等企业,在美国的逼迫下,不得不面对成本上升、市场份额下降的困境,长期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另一方面,美国企业的国际信誉也受到损害。在全球科技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美国这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让其他国家对其企业的信任度降低,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拓展。
反观中国,在芯片领域的道路越走越宽。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产业链的日益完善,中国芯片产业有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同时,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也为国内芯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这场芯片博弈中,胜负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短视行为将使其付出沉重代价,而中国凭借坚定的决心、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战略,必将在芯片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