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5000年,兄弟、朋友一起创业的利与弊?

教培(五)——番外篇

古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很多人想成大事的时候,都会招来自己的兄弟以共图大业。

但是兄弟、朋友一起创业,结局一定会好吗?有什么利弊呢?

刘邦与“汉初三杰”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有了他们,刘邦创立西汉。

桃园三结义

关羽“杀颜良,水淹七军,抓于禁,斩庞德”;张飞“当阳长坂坡喝退曹军,江州破严颜,八濛山退张郃”……

有了他们,刘备创立蜀汉。

朱元璋与明朝开国功臣

徐达“率军北伐,打下元大都”;常遇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刘伯温“神机妙算,制定国策”……

有了他们,朱元璋创立大明。

由此可见,兄弟们一块干事,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兄弟们一起创业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能走到一起的,必定有着共同的目标,彼此了解对方的为人、能力、品德,合作时有什么就直说,不用绕太多弯子。

2.“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

既懂决策,又会谋划,还善于实践,甚至有点小聪明……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一件事的成功与否,通常又是需要这些要素的化学反应,作为“头儿”,就需要找到在谋划方面更强的,“打仗”更勇猛的,会写鬼点子的人在身边,组成一个较为完美的团队。

于是,碰上强大的敌人,战胜他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但是,兄弟间有难易同当,有福难同享啊!

“你牛,老子比你还牛”,以前在一块的兄弟坐不住了,“我和他比也差不到哪儿去啊,凭什么他老大,我老二?”

兄弟间在创业中期相互猜疑,争权夺势,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飞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而良狗烹”。

韩信

楚汉相争时,韩信追项羽至荥阳,却按兵不走。刘邦傻了,问萧何,萧何说:“他这是要讨封啊。”

于是刘邦立刻封韩信为“三齐王”,就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他“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

韩信这才去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为刘邦打下江山。

功高就会盖主,韩信的强大被刘邦深深忌惮。

刘邦执政后期,萧何向吕后献计将韩信引入后宫,然后用麻袋捆住韩信于长乐宫悬锤之室,让宫女们用削尖的竹竿趁乱把韩信戳死,残忍至极。

明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

朱元璋与胡惟庸

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灾难远远不止这一例,明朝开国初期功臣有34个,最后被朱元璋杀得只剩下四五个。

其实也可以理解,当一个人的地位与权力达到巅峰时,容易身不由己,自古“一起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啊。”

……

综上所述,兄弟朋友们创业初期好说话,易成事,中后期伴随着矛盾的升级,风险就会变多,我们还是要谨慎应对,制定策略,稳渡难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