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贝玦
前几天看了一小部长达7分钟的网络短电影,名叫《塑胶人》,讲述了一个胖女孩在匆忙地要去和男友约会的准备中,无意间发现自己拥有能够随意改变自己面容和身材的神奇能力,她开始按照时下流行审美的高鼻梁,大眼睛,尖下巴来改造自己,不仅容貌变得精致了,腰变细了,腿也变瘦长。可看着镜子里现在的自己,怎么看都觉得像鬼一般,再看看桌上曾经和男友的共同合照,才发现早已经将自己的身形和容貌捏得面目全非。而电影短片的最后,胖女孩打开门,迎接男友的到来却又将自己捏回了最初的样子,并且变得更加自信而从容。
由这样一部仅有7分钟长度,却在网络上盛行一时的电影短片,你大致可以归纳出这样的故事线索或者道德前提,真正的美,是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或者说,不需要多美,自信便是你最好的样子。
读完《口碑与票房》这本书之后,我开始细细去思量自己以前所看过的卖座较好的电影,确实大都离不开一个支撑有力的道德前提。《阿甘正传》的道德前提可以归纳为勇敢地去努力,人生不需要太多的聪明;《肖生克的救赎》的道德前提可以归纳为内心强大的人会拥有不可限量的能量,从容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最好状态;或者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美丽心灵》的道德前提可以归纳为将自己的幸福依赖于别人身上,只会前功尽弃,鼓足勇气承担起使自己幸福的责任,才会带来真正的效果。
《口碑与票房》确实是一本更适合于编剧,演员,作者这一类人来看的专业书籍,因其阐述的很多词汇和知识确实需要建立在对电影知识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之上,比如说“恩宠时刻”到来之时,主角领悟到了真理,朝着正确的方向选择和发展,那么这部剧便能成为喜剧,反之则发展成为悲剧。
而“恩宠时刻”指的是什么呢?在经典喜剧当中,“恩宠时刻”指的是当道德前提的真谛清晰地呈现在人物面前,并且被人物接纳认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在阅读起这本书来,确实会有一定的难度。
而之所以可以将道德前提称之为卖座故事的公开秘密,仔细回想起来,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电影,其实都有一个能让你深有所感,受到鼓励,激发或者领悟,从而凝结归纳为一个三观正,认识真的道德认知,无论是从哪个层面上来说,它寄托在电影故事中的主角人物上,让你深刻地认识到在道德认知的照耀下,主角所受激发的重要性。而你认识到的这种领悟,也会内化为你认知的一部分。只不过没有认识到这个专业词汇的我们,仅仅是将这种认知看做是自己看完电影之后的一种个人感悟。而其实卖座电影的编排本身,也确实需要建立在一个可以高度凝结的道德前提之下。
我在这里觉得《口碑与票房》这本书可以推荐给影评人,除了制作电影本身的相关人员外,读透并能够自由解说电影确实也是一件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评鉴能力;当然这本书也同样适合于大众的电影爱好者,通过那些云里雾里的情节编排,你更能明白自己为何会爱上某些电影,反复观看,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