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这几天正在收听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早期世界几乎完全是由父母塑造的,孩子透过父母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感知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大到当孩子长大后,不论人生如何变化,不管如何对自己的世界进行重新构建,那双眼睛一直在心底,牢牢盘踞。

这段话再次提醒我们,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

想起这几天,孩子微信群中看到的几条信息。特殊时期,按照分期分批开学计划。现在只有即将中考的毕业班学生在校上课,原来的一个班现在都拆分成两个班上课,老师们的工作量骤然徒增一倍,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可以说忙的不可开交,焦头烂额。

学生们本应该珍惜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体恤老师的辛苦,踏实学习,埋头苦读,竟然还有同学在教室里用打火机。老师担心,因为现在他们经常用酒精消毒。虽说酒精易挥发,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家长接到信息,不痛不痒的说一声,回家一定好好教育。

回家教育,只是这位家长回复老师的一种说辞。这位家长我接触过,曾经给我絮叨过她的教育理念,她说男孩子应该有”阳刚之气”,打打闹闹,是男孩子的本性。不能任人欺负,不能认怂,从小就打遍周围的小朋友无敌手。

从小时候的打打闹闹,到现在抽烟喝酒,为所欲为,对老师的管教不理不睬,置若罔闻。老师让在家反思,家长认为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让班主任奈何不得。不能理解,难道男孩子只能通过打架才能彰显自己的英雄气概吗?

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无视规则,无视纪律,能成器成才吗?退而求其次,能成人吗?令人担忧。

想想这段时间人人熟知的钟南山院士,已经耄耋之年,却一直心系国家。他心怀矢志不渝的救死扶伤的初心,在这个本该退休、安度晚年的年纪,依旧不辞辛苦地奋斗在第一线。

出身医学世家的他,估计小时候没有教他如何打架吧?而他的儿子也坚守在医学一线,钟老也没有教育他儿子用拳头去坚决问题吧?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祖国的强盛靠的就是一代代的学子们发奋图强,奋勇先前,身先士卒。梁启超先生有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当下父母们的责任与义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首当其冲的责任,用书中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话题:”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比如父母的生活、父母的视野、父母的志趣、父母的性格及思维方式。做父母的,只有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格局,才有可能打破自身局限,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通过很多不同种类的抽象、类比和归纳推理,通过很多对各种各样权威声音的绵长而曲折的引用链(这构成了一根支撑着每一个成...
    南南去阅读 78评论 0 0
  • 此时此刻,身体呈坐角式在简书写东西,音响放着宁静悠扬的钢琴曲,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打破了这幽静的夜。 第一次很爱这雨...
    持续up的西西阅读 133评论 0 0
  • 因为为人庄重严肃而被人敬畏!
    警营网风阅读 392评论 0 8
  • 五年来,顾星河的每一个梦里都有他的影子,顾星河有时会想如果当初她没有去博光,是不是就不会遇见他了,也不会...
    一惹红尘阅读 2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