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育阅读。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你的阅读史。
正好,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也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故而,我的阅读从上学期间的小说阅读、短平快的报刊杂志阅读,因走上教育工作的岗位而有所改变。
参加工作的当年,是1995年。说实在话,那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那里山大沟深,道路崎岖。要上一趟县城却非易事,更别说回家了。犹记得当年有一次回家,因为自己早上没吃早餐,回家只能骑自行车行走40公里的上路,因为空腹身体虚脱再加之半路为解渴喝了一瓶啤酒,导致腿如灌了铅一般,瘫倒在半路上,引得路人长时间驻足观看。现在回想起来,内心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或许是酸涩,或许是欣慰,或许是坚强……这些大约都有吧!
那时,要说阅读书籍,找几本名著倒不是问题,如《平凡的世界》《第二次握手》等等,但要寻几本专业书籍,真是有点困难。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在学校的同仁中,对教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不乏其人,但是在教育理论阅读、教育科研方面专注努力的人几乎没有。或许,这与当时的乡村教育实际、惯性有关吧!当时,唯一能看到的教育刊物就属《宁夏教育》《人民教育》了。对于它们的信任和喜爱,不亚于我对名著的喜爱。
从一期期的《宁夏教育》杂志中,我尽情的阅读与领会。最爱看的的莫过于“杏坛人生”了,从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了优秀的教师成长的足迹,工作的事迹,奋斗的身影。是的,从人的故事到课堂教学的架构,从实践探索到理论创新,从班主任管理到德育工作,我边看边做一些小记录、小思考。渐渐地,我在那个偏远的山村也成了名气不小的优秀老师。不但学生成绩不错,家长更认可我的带班和课堂风格。
或许,有人会问,都九十年代了,学校没有书,买几本不就得了。说实在话,当时,一则没人(贵人)点化,我也不知道看谁的书,也不太清楚看书对我的的教育教学究竟有多大的效用。二则,当然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因为个人家庭的特殊性(父亲早逝,家里欠下一屁股的债,又加之几个兄弟上学需要大量的钱,而我的工资只有三百多元),我根本没有钱去买书。
后来,一至到2000年以后,家里的境况都好起来了,我的工作环境也由乡下调到县城,我的阅读视角也好,阅读范围也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学习的革命》到叶运生、姚思源老师的《素质教育在中国》、黄全愈的博士《玩的教育在美国》、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再到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林格老师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肖盛怀老师的《班主任修炼之道》,现在,我正在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儿童的人格教育》《陈鹤琴全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陶行知文集》《叶圣陶教育文集》等。
订阅阅读的杂志有《宁夏教育》《宁夏教科研》《班主任》《班主任之友》《辅导员》《语文教学研究》等。
以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为例,说说教育阅读对我的影响。
李跃儿,是一名酷爱艺术的女画家。她对教育的理解,除了有爱,深深的对孩子的责任感外,还基于她对儿童心理学的深刻理解。
她在谈到对学生犯错的现象时,她说:请问:有多少教育者在施教时鼓励孩子大胆出错?有多少教育者不是在喊口号,而是真正从心里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的道理?有多少孩子经历过由自己做主的探索一一失败,再探索一直至成功这样的过程?他们中有几人饱尝着过程之后的欣喜,以及欣喜所带来的无穷的动力?我们的教育者几乎全都患上了“难以治愈的“教学癌症”:喜欢学生一秒钟之内答对问题,而且必须是标准答案……这些话切中要害,坦诚的说出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诟病。说一套做一套,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谈到道德教育时,有这样一段文字:道德教育也是这样,我们学校里道德教育很失败,失败在哪里呢?失败在孩子没有体验,没有真正把道德规则植入他们的心中。道德教育不能光靠归纳出一些规则就能解決问题的,要在人的心灵深处下功夫。先要解决审美问题。我说的美不是狭义的,是广义的,包括对所有事物的美的判断。道德教育首要的任条是解决道德判断问题,只有有了判断能力才能进行道德实施,而审美则是道德判断的基础。一旦到了那样的高度,就会站在这个高度处理问题。其次解决实施问题。我们说了,道德教育不能光靠知道了规则就能达到目的,许多规则人们大都知道,是不是按照规则去做呢?“知道了不是“做到了”,道理无法代替行为。传统的道德教育就失败在这里,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知识去“教”,教出的孩子道德的规则与个人的行为是油水分离的。她把这种道德教育称为“公式化的道德教育”。仔细对照学校的德育教育,包括当时的《思想品德》《政治》到现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何尝不是如此?
她在叩问:人类天生就爱学习,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把学习当成一件痛苦的差事,我曾经碰到这样的事情一一有的孩子甚至把学习当成了敌人!孩子的天性爱唱爱画画,但为什么们的孩子不愿走进艺术课堂?
她将中国的家长归类,指出对孩子的影响: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容易成カ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细细思之,作为一个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教师,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强烈的认同感。在后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冷静思考,潜心研究,从学情校情来实施我的教情,力争务实,做到立足孩子的终身发展,以德为先(现在讲立德树人),重视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学科教育理念,重视实践作业,重视劳动教育和孝行教育,从点点滴滴的教育之中,让学生获得由内而外的变化。
回想自己教育之旅中的成长,确实离不开优秀同仁的指点,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引领,但我一直要提的就是教育阅读与教育写作。记得朱永新教授说过,教育阅读、教育写作和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我深有体会。
在阅读中让思想不断成熟,让视野不断开阔,让思考不断深入。从一个毛手毛脚的教育新手,到现在的“西吉名师”“六盘名师”“教书育人模范”,教育阅读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从阅读的输入,到教育实践的酝酿、发酵,再到教育写作的输出,再以教育写作倒逼教育阅读和实践,形成一个闭环式的系统,有力地促进了我的教育教学生活。到目前为止,我所阅读的教育类书籍、报刊杂志指导我从开始只关注课堂,关注成绩,关注智力发展到现在关注学生生命底色,关注课外自主学习和阅读,关注多元智能发展,关注终身学习力。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加工,是一点一滴的渗入。
教育不是疾风暴雨的泼洒,是春风化雨的无声。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或信口开河谈教育,只有亲身躬耕,以谦卑的态度,不断扎根一线,深入探讨、思考、实践、提炼,才会有发言权。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读得教育专著越来越多的时候,我越发觉得自己过去的无知,也胆怯于现在的语言和说教乃至教育教学行为是否会伤害了自己的学生?是否会贻误他们的前程?小心翼翼做教育,战战兢兢待学生。
看年龄已是有经验的教师,可实际却感觉知之甚少,愿跟随新教育实验网师师范学院的名师和同伴,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为做好一名“四有”好老师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