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与创造是否对立?

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根据班级情况阐明底线与“创造”二者之间的关系,但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何为底线?何为创造?

底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每个群体也都有自己的底线。比如班级的底线就是尊重、诚信、自由,你可以将底线二字等同于一种不容僭越的界限或原则,如果超越了,那便要付出相对的代价。但底线通常是大家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所以大部分人都可以达到底线之上 。

那么创造又是什么?创造就是在底线上又有新的突破,然后在此基础上又不断的创新,最终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就像毕加索曾说过的一句话“创造的目的是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在这句话中的“世界”不仅是真正的世界,也可以是你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状态,在创造的路途上,不停更新,这便是毕加索口中的“世界” 。而我们的小组合作也是一种创造,每周大家写剧本,做ppt,所有人都发挥出了自己的力量,这不仅是一个集体的创造,更是每个个体的创造。

底线与创造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底线依赖于规则,而创造更新规则,底线追求“不变得更坏”而创造追求“变得更好”,所以那怕是对立,这种对立也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底线,创造将会失控,但如果没有创造,底线将会变成阻止人类前进的牢笼。在这一点上,底线与创造和我们曾讨论过的爱与理性一样,需要一个天平,使双方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

但是为什么又说它们实则是统一战线的呢?因为不论是底线还是创造,都是要使大家变得更好,我想在这一点上应该是没有歧义的,底线就如同 大楼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的好,楼才有可能建得高。

自治,何为自治?使自己不在外力干预下自我管理,一旦有了外力的参与,就不能算是自治,那如何使班级走向自治呢?首先的第一步就是将底线和创造内化,将它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东西,就如同孔子的天命,是将自己的使命与精神生命融合,而我们则是要将底线和创造与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融合,使它变成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这时候可能又会有人说,肯定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底线与创造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种时候又该怎么办呢?如果不去依靠外力要求他,那么他也不会将这些内化,但如果依靠外力去要求他,那又可以算是自治吗?这就是典型的儒法之争,千古以来大家所争论的东西。

我觉得可以将自治与底线结合,就可以得出一个方法,使班级底线成为所有人的共识而非规则,而这就需要全员参与讨论,制定班级的底线共识。达成共识后大家都要去遵守,但肯定会有一些人不遵守,这个时候我觉得就可以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并不是说这种惩罚要有多严重,而是让他意识到遵守这个共识是为他自己,而不是为别人。

这是属于班级群体的发展,那每个个体呢?我觉得首先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拼劲,不然如果连自己都不想努力,那别人再想让你变好又有什么用呢?其次在“底线”与“创造”中找到一种平衡,就如上面所说,在守住底线的情况下,再去创造,不要还没有达到底线,就去所谓的“创造”,那样只会物极必反 ,连底线都无法达到的创造又有什么意义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