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牌从起产生到不断壮大的那一天起,其全部使命就是不断追求利润,追求获得更多资本。因此如何获利,如何更加轻巧、更加简单获得足够高利润,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无时无刻思索首要问题。无数品牌经历了从简单售卖商品,形成商品连带,最终逐渐走向影响消费者心智,从而构建消费社会的道路,这其中品牌通过不断的各类宣传逐渐达成自己的目的。
品牌利润的来源
一个品牌自诞生起,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获得足够高的利润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围绕这一核心,品牌也制定了利润来源策略,即抓住中等收入人群。对一个品牌而言真正的有钱人与真正的穷人都无法给品牌带来总够利润,一个真的穷人,其本人几乎不会对品牌进行任何消费,即使偶然咬牙进行了消费也几乎对品牌利润没有任何影响。一个有钱人,品牌不再是对其身份的证明反而品牌需要其身份对自身进行背书,例如著名的爱马仕铂金包,并不是简·柏金渴望需求铂金包来证明自身,而是爱马仕需要简·柏金来为自身背书,正如俗语所言不是有钱人用奢侈品,而是有钱人所用的物品被称为奢侈品。因此品牌无法从这二者中获得足够利润,其核心利润来源实际来自于中等收入人群。如何使中等收入人群产生购买意愿,则必须利用其渴望向上流动的心理使其产生攀比心理,产生自我暗示,通过对品牌的加大宣传,使消费者产生一种自身的满足感,从而实现购买量的增加,以此来保障自身利润,而这就是宣传的作用。
消费理念的宣传
20世纪早期,物资极度匮乏,品牌所生产与售卖的商品,以现代眼光来看基本都为生活必需品,虽然这些生活必需品的概念大多为当时商家为销售商品所打造的新型概念,例如牙膏、沐浴液、洗头液等,但随着时间发展这些商品也都成为了日用品与生活必需品。现在则不同,在物资极大丰富甚至过剩的今天,没有人会为单纯的生活必需品而支付高价,商家也无法从中获得足够利润。因此如何影响新一代消费者,从而售卖商品成为新时代商家的首要任务。商家给出的答案,则是打造消费升级的新概念以影响消费者,其中最为核心的手段则是轻奢概念的提出,所谓轻奢即是位于普通便宜商品与高端奢侈品中间的新兴概念。普通平价商品既无法塑造品牌格调也无法为商家带来足够利润,而奢侈品虽然有助于打造品牌格调但同样无法带来足够利润,因此品牌提出了轻奢概念,这些轻奢往往有着不菲的价格,但相较于真正奢侈品价格又相对低廉,使中等收入人群足以负担得起,同时轻奢的命名方式,也使得中等收入人群有一种向上流动的错觉,并且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从而达到使消费者产生用何种档次商品,就代表自身何种阶层的错觉,两者叠加诱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从而获得高额利润。而品牌铺设大量广告也正是处于对消费者心智的影响,不同于以往宣传更突出自身产品的使用价值,现代宣传更加突出自身所产生的阶层定位与自我价值塑造,例如酷哥就一定要玩潮牌穿AJ、美女就一定要用高档化妆品、高档商务人士就应该开奔驰宝马等,这都是宣传在新时代所被赋予的全新使命。
品牌的消费升级
既然宣传在现代最重要的任务是营造氛围,影响消费者心智,那么在互联网化、碎片化的今天以往大规模电视重复播放式广告已不再适用,广告需要的是更为精准的投放,即在互联网这种有节点链接的网状社会中,通过对关键节点的影响从而影响整片区域。这些有影响力的关键节点也就是各大平台的头部网红流量,通过对头部流量的支持来吸引与影响更多消费者,而头部流量也从中获得丰厚收益便于自身壮大,头部流量往往通过自身流量优势来获得更低价格产品,而品牌也乐意让出一部分利益,从而形成更高的出货量来保障自身利润,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互利互惠。同时针对年轻一代,低实体社交、低恋爱性、更喜爱个人自我生活的特点,更加鼓吹消费升级观念与自我塑造观念,即鼓吹与其寄希望于男/女朋友、老公老婆等关系,不如消费投资升级自己显得更加划算,但如何投资自己,最稳妥的方法则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但这种方法见效慢还不一定有成果,因此人们更喜欢快捷的方式,恰好各品牌方提出了自己的快捷方式,通过购买产品来定义自身,在进行了大量宣传后成功使消费者产生何种档次商品,代表何种阶层的错觉,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于快捷改变的需求,毕竟如果让消费者自身努力改变不知道要努力多久,但只要消费者购买了衣服、化妆品、包包、手表等一系列物件,消费者就成为了街上最亮眼的人,这大大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自身改变的焦虑与便捷,也使得品牌方从中获取大量利润。这使得尝到甜头的品牌方开始大量复制这种策略,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品牌方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因为这样场景与个人塑造与这些流量只能吸引那些对某种产品有意向但囊中羞涩或是希望自我改变的消费者,并不能吸引那些无感的消费者,同时同一种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的购买能力是有限的,例如一个美妆的头部流量只能吸引爱好化妆的女性消费者,并不能吸引男性顾客,同时即使女性消费者购买了某种商品,但并不会对同一类商品重复购买。针对如何吸引无感消费者,品牌方重启了过去的概念创造,同时启用了多维度人际宣传的方式。
品牌的进一步消费塑造
比起概念创造,这种耗时耗力的方式,品牌方首先启用了多维度人际宣传的方式,即首先把某种消费品塑造成为某种人群所必备的产品,例如男生都应该有的5双鞋/10条裤子等、女生所必须拥有的5件化妆品/10条裙子等,在这种塑造完成后并不将其视为消费者需要亲自购买的商品,反而通过抖音等平台宣传为一种爱情测验真正爱你的人将会为你购买,如果不购买就是他不够爱你的表现,把自身的商品因素转换为对爱情的考验,这会迫使一部分消费者购买,从而提高自身的销量。与此类似则是概念创造,例如推出各类男性专属化妆品,同时针对男性消费者创造出男性也必须对自身好一点,必须学会保养自身的概念,再同样通过大量视频宣传与女性倾向来激发男性的焦虑情绪,从而使消费者产生大量购买冲动以此提高产品销量。而这两种手段的使用与之前各类宣传的结合,共同为消费者构建了一个消费为主的消费社会,而企业也借此从中获取了大量利益。
如今我们早已摆脱了基础生活需要,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但何为更高层次的需求,如何体现这种高层次则一直无任何定论,也没有更为直观的清晰表达。而追求利润的商家则借此机会提出了以消费品层次来定义更高层次追求的标杆,从而借此为整个社会构筑起了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消费社会,而人们也在这种消费社会中不断追求着更加昂贵的消费品以此来彰显自身的价值与存在。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无法评价,但却希望人们能清晰意识到这种价值观是由品牌塑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