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风波与校长的智慧

期末考试时,四一班的小谢同学提前答完卷,无聊地用手指敲桌子,“笃笃”声不断。教室内的小周同学还在紧张答题,觉得这声音严重干扰了自己,心里非常烦躁。

考试结束铃一响,小周的火气爆发了,他和小谢打了起来。这已经不是小周第一次打小谢了。小谢家长之前就叮嘱过:再被欺负,立刻用学校电话打给我。所以这次,小谢家长气冲冲地赶到了学校。

小周这孩子特别犟。他认定了自己没错,全是小谢的错,怎么讲道理都听不进去。班主任孔老师沟通无果,只好请双方家长。事情闹大了,连校长和大队辅导员都来了。

说实话,因为小周以前有过不好的行为,大家心里多少有点偏向小谢。但校长没有。

校长公平地对待两个孩子。他先分析打架对谁都没好处。小周还在坚持:“他敲桌子影响我考试,就该打!” 校长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敏锐地抓住了小周话里的关键点——他在意考试!

“小周,你因为小谢敲桌子影响了你考试,所以这么生气,这说明你是在意自己的学习、在意考试成绩的,对吗?这是个好事,说明你有上进心。” 校长首先肯定了小周对学习的重视。这句话让小周愣住了,他没想到校长会先看到这一点。

接着,校长才引导他思考:“在意学习是好的,但表达愤怒的方式更重要。你想想,动手打人解决了问题吗?是不是反而耽误了更多学习时间?” 同时,校长也严肃指出小谢敲桌子确实干扰了别人。

校长没有一味批评小周,而是先肯定了他“在意学习”这个积极动机,再引导他认识错误行为的后果。这让小周感到被理解,而不是被“针对”。他脸上固执的表情慢慢松动了。

最后,校长严肃地对两人说:“这次到此为止,下不为例!以后有矛盾,绝对不许动手,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和解决。”

这件事让我们看到,处理冲突,公平和智慧最重要。校长没有因为小周的“前科”就否定他的一切,而是发现了他行为背后积极的出发点(在意学习),并以此作为沟通的桥梁,引导他认识错误,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