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韩寒执导的电影《乘风破浪》上映了,又一位文学作家跨界到影视剧的行列,让印在纸张上的故事变成了银幕上真人演绎的影视。
近些年,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的变化,电影和电视在当代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比较强势的地位,图书和影视之间的互动增多,作家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影视产品中来,一大批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比较有名的有,苏童的《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赵本夫的《天下无贼》被改编为电影《天下无贼》,韩天航的《母亲与我们》被改编成电视剧《戈壁母亲》,等等。作家刘恒、刘震云还担当了多部影视大作的编剧,作家王朔更是在编剧、导演、影视三者之间穿梭自如。年轻一代的作家里,除了知名作家郭敬明和韩寒,还有一些年轻作家也不满足于自身作家的标签,不约而同介入影视领域。文学圈跨界到影视圈已经成为趋势。
以我个人浅显的认识,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影视的梦想。因为近些年,许多大众熟知的作家,都是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后,被人们了解并记住的。作家毕飞宇就说过,他是通过电视剧《青衣》有名气的。文学作品《青衣》发表后,只在文学圈里产生了一些影响。而电视剧《青衣》热播后,毕飞宇走到哪里,都有人对他说,我看过你的《青衣》,之后再补一句,是徐帆演的。可见影视作品的影响力还是比文学作品大。
文学作家为什么要投身影视领域?除了影视作品更有影响力,作家想用影视这种大众媒介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外,收入差距应该是作家转行影视的另一个因素。影视给予的回馈往往比文学作品的丰厚许多。
作家池莉说过,小说与影视剧就好比猪与红烧肉的关系。猪是我养的,但红烧肉不是我烧的。从前的作家只管“养猪”,“猪”养得好,还可以收取版权费,如果“猪”养不好,作家根本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用王朔的话说,如果我没有适时转入影视创作,十有八九,我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写吐了血仍不为人所知,每天看报都是恶性刺激,被别人的成功气得眼睛发蓝,在嫉妒的深渊中变得愤世嫉俗、落落寡合、顾影自怜、孤芳自赏。而有个女编剧在微博里说她一个字就可以挣到25元,算下来千字一万多元。大家知道,一般的刊物,千字千元的稿酬已经算高的,一篇万字的稿件,能收千元稿酬的大有人在。而且文学作品被改编,作家出卖版权后,许多作家在影视剧中未被提名,作家觉得不公平,由此引起一些争议。作家也是人,也需要一定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支撑,更需要高于常人的体面和尊重。这是文学的尊严,社会的尊严,更是个人的尊严。
多数作家就是看到了自身所处的现状和种种不公,才不想绕圈子,仅停留在文学写作的范围,不满足只收版权。他们还想做“红烧肉”,把一只原材料一样的“肥猪”深加工,一集三五万写成剧本,或是直接做出物美价实的终端产物影视剧,以获取更大的回报。
这应该是文学向影视过渡最大的驱动力量。文学写作影视化,使许多作品从创作之初就朝着影视剧的方向发展,文学渐渐成为一部分作家向影视剧过渡的中间产物。
但是,隔行如隔山。文学作家与影视编剧毕竟是两码事,过渡起来非常不易。因为纯文学作品更多是作者的个人意志自由表达,对于写作者而言,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影视剧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自由,它必须丢掉文学作家的第一视角,从观众的角度思考,用影视作品的方式表达。吸引人是它最重要的标准,小说写出来给大家看,有没有人回应不要紧。编剧则不然,能不能引人注目是它的标准,而且它的任何错误都意味着大众的批判和大笔资金的损耗。作家可以不考虑外在的任何因素去创作,编剧则不能,他们在创作的时候,就得考虑影视的节奏、观众的口味、审批的尺度和作品的影响力等等因素,所以,相对于作家,编剧的要求更高更多。但这并不影响作家对影视领域的探索,毕竟,作家和影视编剧有相通的地方。有了相通的共性,再去追求它们的个性,对于愿意紧跟时代的作家来说,应该是一个可以激发活力的挑战。
当今社会是一个要求跨界、多行兼容的时代,固执地坚守在一个封闭的领域,不愿改变自己,只望别人眷顾,这样的人,终归会被时代淘汰。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好故事的讲法有很多种,写小说可以按照小说的套路去讲,写剧本就得按照剧本的套路去表达。有眼光、有理想的作家应该锻炼自身的多方面的写作能力,以自己的作品赢得社会的认可,以自己的能力提高经济地位,以自己的实力获得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