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y转送给我的书——《岛上书店》,我用了一夜的时间看完,说起来这样做很不健康,应该利用白天时间看,眼睛不用那么辛苦,而且作为没有熬夜天赋的人来说,无论书如何好看,点灯熬油这种行为对我来说还是太“年轻”了。劝大家尽量在白天自然光下看书,现在蓝光灯普照,天黑了就不要再过多伤害眼睛吧。
说够废话了(絮叨是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说说这本书。Abby坦言她没有看完,感觉进行不下去了就此罢手,把它转赠给我算是对它的命运有所托付。我带着要完成使命的心态开篇,结果一路看下来,感觉很痛快。书中给读者展示的是一座季节性很强的旅游小岛城,清晰的居民结构与相互关系:学校就那么几个,老师就那么几个,警察局就那么一个,教堂就那么一个,超市就那么一个,餐厅就那么一两个,书店就那么一个……
居民们彼此熟知又疏远的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安静的城市里生活。最终读书这件事把原本彼此冷漠的居民关联起来,让僵硬生冷的小城变得温暖柔和起来。
我喜欢里面的人物对话,会让你感觉大家彼此都是聪明人。要知道听高情商的聪明人聊天是件多有趣的事情,你会感觉每个问题之下都有一颗像小钻石那样的答案在闪光,小巧玲珑可爱真实。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恰恰就是因为没有靠得太近。
除此之外我为什么爱这本小说?这本书虽然情节上紧凑、人物设计可爱、结局颇有惊喜,但都像是一颗颗灵巧的小珍珠小宝石而已,不像有些气场隆重的首饰,众星捧月似的衬托着一颗巨大的宝石,美的让人惊心动魄。我想这本书之所以打动了我就像Abby说的,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期望。
是的,这种小岛城市就是我的期望,而十二年前我曾与这样一个真实的小岛错过了,时光已逝,如今这个小岛成了我情感里最清晰、最温暖、最不能忘怀,同时也是最不能重拾的美梦。它叫Stralsund!
当时没有拍摄很多照片,因为误以为自己以后就安静的生活在这里了,可事实上并没有,我和它的缘分仅仅几天时间而已。Stralsund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痕迹的小城,有阳光、有海风、有老街。所谓的城市中心还没有我们中国中小型城市的政府广场大,那里有巨树成荫,有一个邮局、一个政府机关、一个银行、一条短短的商业街、几家餐厅、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所大学……盛夏来时游客会沿着铁轨来到终端到达这个小城,车站附近有几所旅行社,几家旅馆,两家租车行……
当年我走进这个小岛城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因为这座城市里除我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东方人。全世界的土地都有中国人,但当时这个叫Stralsund的小岛好像被中国人忽略不计了。我甚至感觉自己像是《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中的那个美艳寡妇,走在小巷子里,穿过小广场,在街边小店翻看明信片……感受到浑身上下都是目光,万幸的是目光里没有仇恨和厌恶。
这种小岛到了深秋之后就进入淡季,岛上几乎看不到人,走在古老的街道上常常一个上午也不见一个路人经过,有些攀爬植物从路两边蔓延过来在路中间联了手,因为路上几乎没有车子经过。坐在小码头边可以全天尽情的看着白云和海水,听着昼夜不停的呼呼的海风。这个时候你会清晰的认识到,时间是最人为且最无用的东西。天地万物之间,要时间干什么?
我爱这本《岛上书店》,因为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自己可以生活在这样的小岛上,如果再能拥有一家自己的书店那将夫复何求?书中对小岛城市的描写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熟悉,书中的人物似乎我也都认识,包括作者描写的海边的空气似乎也就在我的鼻息之间……
对我来说这个憧憬如此美好也许正是因为无法实现吧,我相信真实的小岛生活不是谁都能享受得了的,如果有机会我能重新踏上Stralsund这个小岛,发现一家书店的话,我会相信店主人一定是个充满故事的非常人,像一瓶经历了岁月沉淀的老酒,沉心在安静的角落,慢悠悠释放醇香,它是天地之间的自然造物,它不奈何别人,别人也奈何不了它。
三十年前“温拿五虎”有一首叫“小岛梦”的歌,当年我和Abby还一起练习过合唱,如今应该再一起唱唱,我想肯定会比二十多年前唱的更好吧。
小岛梦
演唱:温拿五虎
远看小岛满自由
去到小岛里漫游
节拍轻松
透着暖流
最怕一朝无自由
最怕搬迁上月球
你我帮手
竭力挽救
问会否照旧 问会否接受 问谁在斗似合奏
莫理攻与守
几经风雨后 不想有错漏
爱上小岛正逗留
怕听小岛有尽头
盼会收起 各样理由
我爱小岛有自由
再也不想皱眉头
你我分享 快乐已够
望向飘渺间 那漆黑宇宙 是否星辰仍如旧
愿这天的忧 改天不会有
让笑声再继续透
入选主题
文艺评论
全部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快来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