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诉你们,我的日记坚持写了48年,你们信吗?
说来我自己也不大相信。可确确实实20几本日记本摆在那里,而后,电脑里数十兆的日记数据,不由得自己不信。
为何突然想到了写日记这回事呢?因为,从这个月开始,我不再在电脑上写日记了。因为我找到了一款可以写日记的APP,我决定在手机上写日记。毕竟,原来电脑上能做的一些事情,现在手机都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了。
我写日记,是从读高中开始的。具体的就是1971年的元旦。随父亲下放的我,辗转两地,在初中仅读了一年就毕业后,在父亲下放的湘潭县马家堰公社的一所农村中学再次读初中。一年后,我随七八名下放干部子女一起,走进了湘潭县易俗河镇的中学读高中。
也就是从这天起,我开始了写日记。那年月,政治挂帅,我的日记也充满了政治口号。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是一篇篇打上时代烙印的乏味的决心书。
在镇中学读了一个来月,父亲又将我转学,重新回到了长沙,就读于长沙市九中。我的日记从此一直稳定地跟随我,10年,20年,30年,一直到现在的48年。
我想说的是,尽管前20年的日记废话套话连篇,后面28年的日记也大都是流水账,但却很好地锻炼了自己掌握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且养成了一个习惯,锻炼了自己的毅力。也为自己后来能够在企业报、企业电视台坚守20余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是在2000年“换笔”的。那时,家里买回来一台电脑,我也学着赶时髦,彻底放弃了在日记本上写日记的习惯,开始用电脑写日记。这一写就又是20年。
用电脑写日记的好处,就是可以搜索。如果想到某一件事,凭借着关键字,很快就能找到。而日记本,你就得一页一页地去翻。退休后写回忆录,高中以后的事,我就是将所有的日记全部看了一遍,然后与记忆中的碎片进行拼接,这才写出来近5万余字的回忆录第一部。
简书上我发了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只是被简书几乎全灭。前不久才“复活”童年时代这部分。后面的就不指望了。那个十年到现在都还是禁区,恰好我的少年时代就是这个十年。
当然,电脑写日记方便,但也有缺陷。一旦电脑故障,数据就有可能丢失。尽管我经常备份,但仍然中招。印象中有三次电脑重装,丢失日记好几个月。
现在手机在一些常用领域有取代电脑的趋势,一部手机在手,相比电脑更加方便了。就这样,我从这个月开始,用手机日记APP写日记了。
个人的日记,我不否认自己的某种“盲从”,将一些特定年代的痕迹用白纸黑字留在了日记本上。不管是幼稚的思想,还是盲目的跟风;不管是年轻的冲动,还是中年的老成;不管是运动的牵连,还是所谓醒悟后的世故;不管是自己内心的彷徨痛苦,还是高兴激动。等等吧,我把日记当作了倾吐的对象。
如今退休了,整个人从纷繁的世事中退了出来。某种程度上,开始为自己作茧。开始与社会做某种隔离。这时候,我能推心置腹的人就更加只有日记了。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只属于自己。
也许,到了哪一天,我不再写日记了,那也就说明这一辈子想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也写完了。
日记,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会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