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变动 01
一个人真正感受到安全就是在这样接受现在、切切实实活在此时此刻的当下。(《来自大海的礼物》第6章《葵螺》)
在我与家人必须常常分离的十二年中,《葵螺》这一章是每当我因为不能拥有“理想的爱的形式”而心怀忧虑时的倚靠。有时对生活价值产生了怀疑,我便静静思考海潮退落后,那个沙滩上“活生生的世界”里,我将会有哪些拾获?
记不得从1996年起,我曾经历过多少次独自的飞行,飞机穿越南海直奔曼谷这段路,对我来说已熟悉到完全不像出国,却更像生活中某种心情的成长仪式。
每次上飞机前,我会准备一些让自己感到舒服的装备,像厚袜子、软外套、书这一类的必备品,虽然身体实际离开地面的时间也不过就是几个钟头,但每一趟旅程再加上接驳与耽误,总要耗去一整天。我常常是在清晨离开一个家,而后在天黑时抵达另一个国度的家。
离开他国借居的屋子时,心里每次都有说不出的难过,因为无论作为妻子或母亲,我都将在一周内不能亲尽职守、照料家人;而回到台湾那个属于我们的房子,虽然物物具备却因人去楼空而显得空旷惆怅。说起来,我无论身在何处都一样无法感到快乐。
那几年,先生与我常因分工照顾家庭与工作而必须擦身而过,他离开时会把车放在机场,所以我一回到台湾就可以直接驱车南下。
虽然常常连一面都没有见着,但上车时,却能立刻感觉到他的存在:因为车子送洗过了,CD匣里放着我那一阵子最喜欢的音乐。我发动车子离开停车场赶路回家时,心里永远只想着一个同样的问题:什么时候我可以不用再常常进出机场,不用再与家人离别?我也经常疑惑其他与我过着一样生活的妻子或母亲,她们心中的感受是否与我相同?
记得有一次好友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正要离开台湾,她在电话的那头喃喃地说着:“啊!要离开的人总是比留下来的人开心。”我没有接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我想说:我但愿是那个能够留下来的人。
原来,在生活中,我们总有那么多不同的情感需要。有时候无法轻易改变的节奏被我们开心地解读作“安定”,但安定久了的人又总是倦怠其中的气息,心想着,如果能离开一下、翻动作息,就会有重闻生活芬芳的可能。
我在这一岸体会不到另一岸朋友的需要,只觉得十几年来生活中的改变真的太多、太多了,一心想要赶快在常态的变动中画下一个句点,希望自己不断启程的计划不必早早预订在才刚印好的年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