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函数之MD5

算法分析

  1. MD5算法是输入长度小于2^64比特的消息,输出为128比特的消息摘要。
  2. 输入消息以512比特的分组为单位处理。
  3. 具体过程如下:


  • 附加填充位:保证消息长度L=448(mod512)然后将原始消息长度以64比特附在填充结果后面。从而使消息长度恰好为512比特的整数倍。
  • 初始化链接变量:使用4个32位的寄存器A,B,C,D,最开始存放4个固定的32位的整数参数,即初始链接变量,这些参数用于第一轮的迭代。
  • 分组处理(迭代压缩): 由4轮组成,512比特按32比特分为16组,参与每轮16步函数运算。每步的输入是4个32比特的链接变量和一个32比特的消息子分组。净果轮共64步后,得到4个寄存器的值分别与输入链接变量进行模加,即的此次分组处理的输出链接变量。
  • 步函数的具体过程为:



算法实现

# 直接使用Python中的hashlib模块,并将加密结果以16进制形式显示
import hashlib
# 生成md5数字指纹。
s = b'abc'  # 定义字节型字符串
md = hashlib.md5()  # 导入md5算法
md.update(s)  # 把值传给md5算法
print('消息摘要:',  md.hexdigest())
print('长度: ', len(md.hexdigest())*4)


生成消息摘要

当消息s = “abc”时,生成的消息摘要为:


安全性分析

  1. MD5算法中,输出的每一位都是输入的每一位的函数,逻辑函数F、G、H、I的复杂迭代使得输出对输入的依赖非常小。
  2. 对单轮的MD5算法,利用差分分析,可以在合理时间内找出碰撞的两条消息。到2004年,便只需1小时就可找出MD5的碰撞。
  3. MD5算法抗密码分析的能力较弱,生日攻击所需代价是试验2^64个消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在Mobile BI(移动商务智能)开发过程中,在网络通信、数据存储、登录验证这几个方面涉及的加密...
    雨_树阅读 7,910评论 0 6
  • 加密算法的分类 对称加密采用对称秘钥的加密系统,加密、解密过程均采用同一把秘钥,通信双方必须同时获得这把钥匙进行加...
    静香头很痛阅读 9,437评论 0 6
  • 版本记录 前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特别是一些敏感的行业,比如金融业和银行卡相关等等,这都对app的安全机制有更...
    刀客传奇阅读 8,387评论 0 11
  • 加密 RSA MD5 SHA-1 DES 3DES RSA RSA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公钥加密,私钥解密)。对极...
    lazy_boy_coder阅读 3,803评论 0 0
  • 今天泊雯放学刚出大门口,又和同学手腕住手,好像和我说,看你怎么分开!这几天一直睡觉很晚,同学来了,就不好好学习,...
    悦辰4134阅读 1,2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