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
当一位母亲决定生下她的孩子时,她已经做好迎接这个孩子的准备了,那么她该如何培养好孩子呢?毫无疑问,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愿意为孩子付出,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生养一个孩子早就不是简单的“多一双筷子,多铺一张床”的年代了,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随着人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许多教育专家出现在视线中,他们为家长提供了诸多“合理”建议,例如年幼的孩子应该跟父母一块睡觉,让孩子感觉安全,促进脑补发育等;与此同时,又有另外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培养独立的意识,晚上要自己睡,可以让孩子在日后更有责任心。每一项“建议”好像都可以说得通,但是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专家也可能是为自己的利益在“编织”结论,制造恐惧。
2、情感有时会代替理智进行“思考”。
著名经济学家桑德曼提出:风险=危险+愤怒,一件事情的危险程度在短期不会有改变,而风险会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即当一件危险的事情发生后,人们随之表现出的情感的剧烈程度,会决定他们所感知到的风险。尤其是父母会过于倾向于情感,经常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表现得反应过激,譬如当孩子要去家里藏有枪的小伙伴那玩的时候,父母会严令禁止,而当孩子想去家里有游泳池的小朋友那玩的时候,父母会非常乐意。按照桑德曼的理论,当父母脑海里想象孩子周围有枪而产生的恐惧,和孩子在游泳池边玩耍产生的情感简直是云泥之别,然而根据美国的数据显示每年死于游泳池的孩子人数远大于死于枪口下的孩子,死亡概率相差100倍以上,即便如此父母也不会愿意孩子去家里有枪的地方玩的。桑德曼进一步提出了“控制理论”:人们通常不会对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感到恐惧,他们更害怕自己无法控制的风险,这在上一期堕胎法令上也有提及,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害怕坐飞机,却不害怕坐汽车,因为他们可以自己开汽车,而无法自己开飞机,实际上美国每年死于汽车事故的人数超过4万,而死于航空事故的人数不到1000。
3、父母并不清楚孩子有多优秀。
家长因为疼爱孩子,表现出的情绪和反应过激可以理解,可我们还是要讨论一下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帮助究竟有多大?一个孩子的培养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孩子全部的成长环境。在我们普遍的认知里,出生于优秀家庭的白人小孩普遍比较优秀,而出生在混乱贫穷家庭的黑人小孩一般都不会有出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嘛?说到这里我们不可避免要谈到一个问题:孩子的优秀与否体现在哪个方面?这是个很难具体回答的事情,人的优秀包括的方面太多了,而且许多方面很难量化分析和比较,于是我们选择了最容易量化分析和比较的方面——学习成绩,所以我们现在研究的方向从“孩子是否优秀”转移到了“孩子的学习成绩高低”,对于成绩而言,择校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人员选取了芝加哥所有学生的完整信息资料,因为芝加哥不仅拥有60所高中,每年新入学的学生足够多,除此以外芝加哥的学校实行学生申请制和学校抽签制,这为研究提供了更多可以研究的对照组,比如两个各方面都非常近似的孩子根据抽签结果去不同的学校上学,这些原因让这个数据变得非常具有研究性和代表性。
4、强者恒强,弱者才需要帮助。
研究结果似乎会让教育专家大吃一惊:之前成绩不错的学生,不管进入哪个级别的高中对成绩都没有影响,而成绩一般和偏差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成绩基本与入学时持平,这说明学校并不是孩子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对于有一类学生而言——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校的级别就非常重要,因为这类学校教授的是谋生的直接技能,学校的级别决定了他们能学到怎样的技能,自然也就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经济的下限。这项研究还发现白人小孩的成绩整体优于黑人小孩,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引起了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毕竟在美国黑人和白人所占人口比例都不小,如果因此造成社会的混乱和动荡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美国教育部特批成立了“儿童早期纵向研究”——简称ECLS,ECLS从全美搜集了海量数据进行研究,不仅搜集了学生的完整资料,而且还拿到了父母的详细资料,包括家庭结构、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信仰、职业以及父母教育水平等信息,除此以外研究者还对其父母进行多次面对面的访谈,提到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问题,例如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家长是否打孩子的屁股,频率如何,空余时间是否会带孩子去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地。
5、透过现象看本质,别抓住衍生物。
对孩子学习成绩有影响的因素 | 对孩子学习成绩无影响的因素 |
---|---|
学生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 | 学生的家庭非常和睦 |
学生的父母有着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学生的父母最近刚刚搬到一个比较好的社区 |
学生的母亲在30岁或之后生下第一个孩子 | 学生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没有工作 |
学生出生时体重较轻 | 学生参加了儿童发展起步计划 |
学生的父母在家里说英语 | 学生的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
学生是领养的 | 学生经常被打屁股 |
学生的父母参加PTA | 学生经常看电视 |
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 | 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
想要对如此庞大又细致的数据进行分析绝非易事,研究者使用了一种叫“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找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筛选分类发现黑人小孩通常会优先选择黑人扎堆的学校就读,而这些学校经常会出现很多可能引起混乱的不安定因素,例如黑帮问题,经常会有社会闲散人员游荡在学校门口;例如没有PTA,这是家长与教师联合会。总体来说这些学校的环境不利于学习,令人稍微平衡的是在这些学校里的白人小孩成绩也受到极大影响,而好学校里黑人小孩的成绩同样不输给白人小孩,这说明肤色不是决定成绩的原因,但是暴露出学校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肯定的是择校对于学生的成绩会有不小的影响。除此之外研究者还罗列了其他原因:
对孩子学习成绩有影响的因素 | 对孩子学习成绩无影响的因素 |
---|---|
学生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 | 学生的家庭非常和睦 |
学生的父母有着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学生的父母最近刚刚搬到一个比较好的社区 |
学生的母亲在30岁或之后生下第一个孩子 | 学生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没有工作 |
学生出生时体重较轻 | 学生参加了儿童发展起步计划 |
学生的父母在家里说英语 | 学生的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
学生是领养的 | 学生经常被打屁股 |
学生的父母参加PTA | 学生经常看电视 |
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 | 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
比如家里有许多藏书的孩子成绩比家里没有藏书的孩子要好,但是并不代表藏书跟学习成绩存在因果关系,同样的道理其他原因也只是存在相关性,如何解释这种相关性,就是通常情况下家里有藏书的家长往往比较聪明,而且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阅读习惯,或者也可能比较关心教育问题,也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父母可能相信每本书都有无限的魔力,可以释放孩子的潜力,但是藏书并不会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
6、教育好孩子的关键在于父母是怎样的人,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通过这些研究的结论,我们可以发现对孩子成绩有影响的八个因素表明了父母本身的特点,即“父母是个怎样的人”;后八个因素则是父母的行为,即“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发现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健康、成功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明显的;而带孩子周末去图书馆,给他们阅读报纸或者阻止孩子看电视等行为并不会对孩子的成绩造成明显的影响。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事实:父母对孩子的确很重要,不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帮助大多是先天性(遗传智力)和潜移默化式(习惯),而不是在出生后为孩子做了哪些特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