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 基础
想当初上大学时,最开始的计算机入门课是用Java语言教学的,也就是说,人生的第一行"Hello World"程序是用Java写的。可惜到现在在组里写Web项目,Java写的少了。想借着这个机会把Java相关的东西再捡一些起来,顺便回顾一下并行、并发等一些知识。
线程
在计算机世界里,当我们探讨并行的时候,实际上是指一系列的任务在计算机中同时运行。对计算机来说,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进程(process), 在每一个进程内部至少有一个线程(thread)在运行中。
线程是程序执行的一个路径,每一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局部变量表、程序计数器(指向正在执行的指令指针)以及各自的生命周期。
如何创建线程
继承Thead类,重写run()方法。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 }
new MyThread().start();
实现Runnable接口,重写run()方法。
class MyRun implements Runnable {...}
new Thread(new MyRun()).start();
线程的生命周期
当线程被创建并启动以后,它既不是一启动就进入了执行状态,也不是一直处于执行状态。在线程的生命周期中,它要经过新建(New)、就绪(Run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和死亡(Dead)5种状态。尤其是当线程启动以后,它不可能一直霸占着CPU独自运行,所以CPU需要在多条线程之间切换,于是线程状态也会多次在运行、阻塞之间切换
新建状态,当程序使用new关键字创建了一个线程之后,该线程就处于新建状态,此时仅由JVM为其分配内存,并初始化其成员变量的值。
就绪状态,当线程对象调用了start()方法之后,该线程处于就绪状态。Java虚拟机会为其创建方法调用栈和程序计数器,等待调度运行。
运行状态,如果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获得了CPU,开始执行run()方法的线程执行体,则该线程处于运行状态。
阻塞状态,当处于运行状态的线程失去所占用资源之后,便进入阻塞状态。
下面是在线程的生命周期当中,线程的各种状态的转换过程。
线程生命周期
守护线程(daemon)
守护线程是一类特殊的线程,一般用于后台的工作,比如JDK垃圾回收线程。可通过setDeamon() 方法设置。
Thread API
通常我们使用的与线程相关的API有: 1. sleep()。休息一段时间。建议使用TimeUnit来替代Thread.sleeo() 2. yield()。yield方法属于一种启发式方法,其会提醒调度器我愿意放弃当前的CPU资源,如果CPU资源不紧张,则会忽略这种提醒。 3. interrupt(). 中断方法,能够打断线程的阻塞。 4. join()。join某个线程A,会是的当前线程B进入等待,直到线程A结束生命周期,或者达到给定的时间。在此期间线程B是处于BLOCKED状态。
具体使用方法及细节可参照官方文档。
小结
现在开发中几乎不需要自己去细节操作Thread了,但是偶尔重温一下这些基础知识也是不错的,温故而知新。接下来会继续复习线程同步的知识。
小编整理了一些Java相关资料 有需要的加wei mxj94670 ,资料截图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