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户画像的作用
· 精准营销。我们知道用户对什么感兴趣,就可以利用短信、邮件、产品内广告等途径,进行精准推荐。
· 用户统计。比如我们想知道中国大学购买书籍人数top10,可以从京东对京东的用户画像进行筛选,再通过统计得到。
· 优化产品效率。基于用户画像来构建推荐系统,增加用户留存时间,可以提升产品效率,降低成本。
· 构建推荐系统。通过用户画像构建,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物品的关联度,比如高消费人群,喜欢红酒,也喜欢某运动品牌。
· 进行效果评估。比如产品上线某功能之后,需要运营同学针对不同层级用户做运营推广,需要清晰的用户画像。
· 对服务或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这也是未来的消费主流。
· 有利于进行业务分析,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只有知道了用户是什么样的特点,才能针对用户做某些功能。以即刻为例,最开始的save time型内容订阅产品,用户主要为高知人群,希望高效利用时间,到如今向下沉人群转移,有了更多的UGC输出。
二、用户画像的构建
1 新用户
登录前(已经下载了app):
(1)硬件设备:型号、厂商、是否是重装、位置、同一wifi用户
(2)读取权限:通讯录、已安装软件信息(美柚,女性用户可能大)、获客渠道(如邀请码)
登录中:
第三方方式登录,减少用户操作成本,又可以获取第三方应用信息
登录后:
(1)用户主动选择感兴趣领域,如36氪。问题在于用户可能并不了解自己,所以选择的并不一定代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愿意花时间去阅读的。
(2)内容冷启动,推送热点内容,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更新用户画像。
(3)补贴。如“发财中国年”活动,集卡拉新,提现需要完善个人信息(性别、昵称、个性签名等都可以给出用户画像标签的概率);如今日头条极速版,完善个人信息可以拿红包,调整提现金额。
(4)游戏。如网易经常会有类似的运营活动,测测你的性格类别,需要填写用户信息。
(5)活动报名。如微博校园红人,需要填写擅长领域,那么这部分会是用户感兴趣的。
2 老用户
(1)用户行为。主要包括显性行为(点赞、关注、评论、转发等正向反馈,不感兴趣等负向反馈)和隐性行为(阅读时长),还可以定义一些数据维度,比如:内容跳出率=完整阅读文章数目/点开此类型文章数目。
(2)不断丰富内容。找到感兴趣的新用户,也可以挖掘出老用户的新兴趣。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对大品牌通过增加权重的方式,扩大投放量,用规模换效果,而小品牌采取内容针对特定人群展示的方法。
最终,通过用户的基本数据,给相应的特征词附上权重,构建出包括基本属性、购买能力、行为特征、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社交网络方面的用户画像。
总结
用户画像构建主要有四个流程:
(1)原始数据-用户信息、行为数据、消费明细
(2)事实标签-阅读内容类型、活跃度、用户价值、退换次数
(3)模型标签-性别预测、工作预测、兴趣偏好、流失预测
(4)策略标签-潜在用户(拉新)、待维护用户(激活、留存)、待发展用户(消费)、待挽回用户(流失预警)
说一个case。
用户1看了文章a,题目是“看看湖人队的科比当年都做了什么?”,在文章下面评论:科比好样的!又看了文章b,题目是“湖人队主场负尼克斯,帮对手终结8连败”,阅读之后,就关闭了文章。
自然语言处理模块分析“科比好样的”,得知用户1对科比的反馈是正向的;评论的行为使得用户1与科比标签强相关;那么我们可以粗略得知:用户1对科比兴趣强烈,对湖人队兴趣一般。这个时候,如果推送广告,那“科比球衣”比“湖人队周边”的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