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拥抱自己那带着美丽缺陷的不完美

《设计你的人生》正文4 作者:佩妮莱·施皮尔斯·洛佩兹

兰兰解读

1.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结束,社会公众仍处于应激状态中,真正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在应激状态之后出现。待疫情结束之后,很多人会产生一段时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疫情之下是命运共同体,需互相支持。心理学家认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只能发生在亲身经历过创伤的人身上;但现在心理学家却发现,人们会产生一种替代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我们怀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将别人的痛苦慢慢变成自己的痛苦,将别人的伤害慢慢变成自己的伤害,这就称为替代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疫情影响下,对于普通公众,尤其是特别关注疫情的人,或是自己关心的对象正好处在疫区的人而言。虽然自己没有在疫区工作,但是有感同身受,也可能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

所以,人们无论是否亲身经历新冠肺炎,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应激障碍。因此,面对疫情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更需要互相支持。

想生活如疫情之前,显然眼下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要告诉自己,哪怕每天只是看一页书、给别人一句问候,这些行为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2.

无独有偶,佩妮莱在《设计你的人生》一书中写到,自己上任后的第一次开会,会议时间就刚好撞上了美国著名的一个事件的当天(2001年某月某日)。

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了,尽管它们没有直接对佩妮莱个人造成影响,但影响了她即将要开展工作的客观环境,接踵而至的是全球性经济危机。

不管佩妮莱做了什么,总能听到不满意的声音。这意味着,她和她的团队必须对生意运营模式做出改变。改革方案在员工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还有更大的挑战同时到来,自己由一名普通同事晋升为老板后,虽然她一直鼓励人们还是把她看作是原来的佩妮莱,而自己仍然是原来的佩妮莱,但是同事之间的关系变了。

以前的那种同事间生气勃勃、无话不谈的氛围几乎消失了。甚至一些最亲近的朋友也开始以新的方式看待她。因为佩妮莱的职位变了,她现在是老板。

有朋友坦言没有与佩妮莱交谈,是因为无法越过那个新的高级头衔。佩妮莱忽然发现许多不成文的规定围绕着她,挥之不去,这是她成为领导者后面临的更为严峻的挑战。

3.

庆幸的是工作本身令她兴奋,在多方面都蛮有收获。她没有把困难和人际关系自我调整的经历看作是一种失败,在某些时候,这些经历更像是一个人想成功必修的进阶课程。

佩妮莱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责任心极强,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以致没有适时向真正依赖的人求助。没有求助,援助不会自动飞到她的身边。

经验告诉佩妮莱,最好的决定诞生于每位成员的了解和参与,最终整个团队共同得出一个清晰结论。身为领导,她相信不同的声音和意见能催生更好的决策。

总是会有人不喜欢你传达的信息,不认可你做事的方式。这与他们喜不喜欢你无关,他们只是单纯对你所做的有异议。佩妮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尝试去取悦每个人。

佩妮莱需要专注,持续不断地付出。有时候,她不得不承认,伟大的改变和成就总是在你转到下一项工作的时候,才会慢慢浮出水面。

如果一个人真的期望做出改变,就需要投入时间,许下坚定的承诺,做好坚持下去的准备。身为企业领导者,还要确保个人意愿、驱动与公司的目标、关注点保持一致。

佩妮莱知道,一个好的设想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其余的事情都要为它的实现让步。例如,她发现宜家公司瞄准小型公司,花了几年时间做了小小尝试,但收效甚微。

有改革的激情和创新的精神,还必须具备清晰的计划,所有的设想都需要时间的浸润,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推进,什么时候该放手。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和经验,奠定坚实的基础不可或缺。只有基础稳固了之后,可以去尝试新的飞跃,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此步步为营,渐渐加快步伐。

4.

接爱新的工作与责任,走上全新的管理岗位,抓住这样的机遇,开启全新生活,为自己打造一个新的平台。当你接受人生的挑战那刻起,问题就不再是要不要面对,而是如何面对。

一天早上,佩妮莱感觉手臂似乎睡着了,失去了知觉,在接下来的一天里,情况越来越糟。她告诉同事自己的手臂感觉很奇怪,还开玩笑说貌似中风了。

同事叫来了救护车,到了医院,医生很快确认佩妮莱身体方面没有任何异样,医生说她是恐慌症(急性焦虑症),得病原因是长时间累积的压力引起的。

焦虑症发作前的数月里,她频繁旅行,而更多时间里,她一直假装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在公司,她不想被人看见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在家也是一样。

对于焦虑症,佩妮莱只与当时陪伴她的同事谈了这些,回到家后,却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她选择忽视那次意外,继续全速向前行驶。

佩妮莱的个人经验告诉她,对快要撞墙的人,我们很难劝其回头。当她问其他女性:“我们怎么能同时那么精明又愚笨?”她说的不仅是自己,也包括其他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得不等当事人自己醒悟,因为在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之前,在我们获得能带来颠覆性改变的洞察力之前,我们往往对好的建议充耳不闻。

5.

许多年来,佩妮莱一直努力说服自己:只需要再多付出一点努力,我就能轻松完成更多,把一切做得更好。在外人看来,这十分疯狂。

佩妮莱的导师告诉她:“我们都能在一定时间内应付繁重的工作量,但是持续下去,很快就会被压垮。”因此,很有必要在工作中寻找平衡,把自己放在首位。

允许自己直面问题,拥抱不完美。当你敢于如实地看待事物时,你便真正接受了它们。不完美只能说明自己是普通人,接受“不完美”能让你释放难以想象的力量和潜能。

一旦承认并接受不完美,你便会发现自己的压力减少了。这一认识本身就起着类似阀门的作用。忽然间,你终于可以让自己透透气了,它能给你带来宁静,让你有空间做自己。

鼓起勇气面对现实或许是这一生中最让佩妮莱感到解脱的经历之一。尽管她是在倒下之后才恍然大悟,但她不得不赞同那句老生常谈:“挫折使人进步。”

无论直面现实有多困难、多痛苦、多令人悲伤、多可怕,它都是人们前行的唯 一道路。因为只有接受现实,我们才能放眼前方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只是如果不能适时把盔甲卸下,就算榴莲再甜美,可要怎样才能为人所知呢? 有时候,我们离幸福的距离,也许就仅仅只...
    冰叶紫檀阅读 252评论 0 0
  • 早上的太阳格外的温暖,可是到了晚上不知怎么的?随着太阳的落山,温度也变得特别的冷。我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写作业,冻的我...
    任登茹阅读 235评论 0 0
  • 鼻子会冒泡的感觉真不好,然后说话的声音是公鸭嗓。本来就有点自闭,加上这种情况,自己都感觉到自己有点距离感,总...
    24y阅读 205评论 0 0
  • 下午,儿子的篮球课竟然被我俩在午睡中睡过了头,睁开眼睛发现要迟到了。 我极速收拾,匆忙吆喝小子快点出发。 在我的慌...
    贝西的院子阅读 217评论 0 2
  •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其文...
    嶒經哋嶒經阅读 8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