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房市有两则经典段子。
一是中国的房地产中介是整个中国最诚信的群体,因为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告诉客户中国房价涨,确实一直在涨。
另一则是银行行长告诉业务员,那些支支吾吾拿企业贷去炒房的,收回概率还是有的;如真的拿钱去经营企业,风险就极大了,要抓紧收回。
背后让人不禁沉思,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了?
在这里推荐一本书,民间智库“智谷趋势”编写的《中国城市大洗牌—未来三十年国人生存指南》。
可以在大量真实可信的数据下给你带来这些想要的答案:
为什么北京财政吃紧,公开叫穷?
雄安为什么被称为“千年大计”?
为什么说天津的“抢人”,是对上一轮周期的大清算?
郑州和武汉,谁才是中部崛起的龙头?
为什么最近几年买的房子可能是质量最差的房子?
其次这本书虽然充满数据,但看起来却让人觉得酣畅淋漓,看时可对着一张中国地图,去思考这些问题:
深圳的爆发与一线城市版图重构
雄安出世与权力中枢布局调整
南方崛起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都市圈兴起与战略路径修定
强省会与人口流动大战
最后其次民间智库的身份让作者可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真实冷静的戳破一些问题,不打哈哈,不留面子。
比如在《中小城市篇:警惕地方财政危机》一文中,作者完全没有给安徽六安市留面子,良药苦口,从中也可以理解作者的用心。
在中国我们唯一笃定的就是,今天的房地产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一方面房地产是社会稳定、资产增值以及抗通胀神器,另一方面当今的中国房地产对实业的反噬已让人觉得刻不容缓。
选择现在还是未来?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无论如何,相信未来属于那些更加注重内生性增长;那些注重生态文明建设;那些让人口、资本、 技术自由流动,吸引全球性人才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