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言传的,他们完全在一个语言未达到过的空间。
待你发现或领悟到真相时,会发现自己对世界和他人甚至自己都有太深的误解!所以我们需要尝试去理解我们所遇到的所有人和事。
我以前很不爱吃零食,但是现在工作日我每天都要带点零食到单位。领导已经不止一次无意中说起女孩子就是爱吃零食一些。
而事实是我生完二宝后低血糖,不能饿。虽然领导的话并无恶意,但是也是一种误解。
昨天好友俏俏说要去我家摘枇杷,我的回复是让隆哥先回家看看,熟了再让他们来。但是隆哥上午打球十点才回家,然后是送大宝去画画,一直忙到三点才回家看,结果是星星点点的熟了三两颗,只能遗憾的告诉他们下周再来。
如果俏俏多心,会觉得我们不够诚意,或许并不欢迎他们来摘枇杷!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让大家都不屑于解释。认为"懂得自然理解,不懂的我无需多说",又或者不能理解的也不值得深交或信任。
可是感情又经得起多少误解和错过?
我们都知道陆游一首诗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大家感叹“梦断香消”,感叹“犹吊遗踪”,却不知在浙江的沈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早年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第一阙是大诗人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这两阙词尽管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滋润着同样的有缘无分情怨,仿佛在诉说着陆游和唐婉的沈园情殇。
陆游是南宋时期出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富裕的书香之家,他母舅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自幼文气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心意十分相投,两人两小无猜,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陆游的母亲盼望儿子陆游能够登科进官光耀门庭,认为是唐婉的缠绵让陆游无心科考,在多次责备无效后,强令陆游:“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不然老身与之同尽。”在孝道第一的封建社会,陆游含泪写了休书。
痛心疾首的唐婉随后改嫁同郡士人赵士程,失意后的陆游回到家乡,家园风景仍旧,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第二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提完这首词后不久,唐婉就在极度的忧郁中香消玉殒了。
如果没有陆游母亲的误解,或许唐婉能再多一份解释,他们就不会错过。
现实生活这样的误解而铸成大错的也不少。
朋友是跑业务的,因为生意认识一个男人,当时只是出于“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功利想法,跟那个人有些交往,结果那个男人的老婆疑心大发,打电话辱骂她。于是老公便对她起了疑心,翻查手机和责问。朋友自认问心无愧,反而因为老公的不信任有点心灰意冷,夫妻倆状况一度紧张。
就在那时,男性朋友的老婆还不断电话骚扰,朋友老公要去法院告那个女人。朋友觉得为这种事打官司,怕影响到老人和孩子,没事都闹出事。老公见她不同意,又起怀疑之心,朋友觉得这样老公很无聊,让她很累,直接甩了句:既然彼此都不新人,干脆离婚吧”谁知一言铸成大错,伤心的老公认为她是在外面有人了,有意找借口离婚,他的犟脾气也上来了,坚决同意离婚。
如果他们彼此都肯再多说一句,多解释一下,多信任一点,或许又会是另外一番模样,不会有那么深的遗憾!
有时候,错过也是一种美好。也许你会觉得矛盾,不,这是让你理解生活。
人生就是在失去与得到、妥协与战胜、满足与遗憾中度过。理解它,幸福而恬淡,不理解它,就会将自己一辈子纠缠其中。
错过就不再纠缠,我们都比自己想象的强大,没有过不去的坎。抛掉过去的人和事,又会迎来新的人和事,每天都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