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只活一生,所以为自己就够了

其实一件事看似人畜无害,想要多方都好,但事实未必于此。

好心办坏事在生活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自己是如何来权衡一件事是否值得做的。

有朋友知道我现在在创业,但是具体在做什么并不清楚。

简单的说是给老板提供更多视角的行业信息来促进决策的正确,以咨询的方式提供一些专业的合理性建议帮助解决当下的问题,也有的是项目上的合作,通过一些立项去验证业务逻辑是否成立能不能实现变现。

而我其他的时间投入在“第五项修炼”和“社会心理学”的实践中,通过项目式合作对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和执行者的最大“动因”。

“思维”。——有限思维和无限思维

就好比边界的界定,有限思维一旦被外界边界所束缚住就停留在边框中问题下思考。

而无限思维会跳脱自身立场结合更多的信息借助外部的能量来把问题延伸出去。

就像很多人说“我有很好的想法,很强的能力,但是迫于没钱而束缚了手脚没法实现梦想”

???黑人问号脸……

这句话到底是谁在PUA谁呢?如果啥都刚刚好,那你存在的价值也被同比例稀释了不是吗?

就像当初诸葛亮草船借箭,看似只差东风,但当时等东风花了多少脑子看天象做计算,又等待了多久,箭也不是说自己军备就无缘无故多出来的吧。

在一个组织中也是,你的价值更大程度取决了你自身的定位和是否能够恪守边界,对于责任不是害怕承担而是了解自己成长方向并能够在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个体的独立思考对组织生命力的巨大影响。

说个现实中的例子,一提到投资很多人会说“你钱挺多的,我项目不错入点股?”

可是谁说投资就只局限于资本投资了……知识投资,人才投资,项目投资,方式和形态多到你不可想象,只是说你为什么投资?

很多人都说价值投资,不用说太大而空,光是让你投50%身价到一个股票中持续十年,你看看多少人能做到?

一看趋势政策变了天……随着曲线垂直下落就差心跳成一条直线了吧。

所以我对于投资的态度:一切交给时间,把更多的中心回归自己,没错,就是因为自私。

朋友会问我:“你不考虑投资回报、经济效益吗?”

我说:“说实话,人生而现实经济学中的投资回报,经济和边际效益道理我们都懂。”

但我知道一点他们的底层逻辑不出其二:“时间”+“你”。

不解……

“你看啊,看似我花了20w学习和消费,但是你们看不到的是背后的是知识的丰富和其他经历的如影随形,别人在意玩得开心开怀大笑,我也在意开心。

但是我会有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实验去思考是什么影响着每个个体思考的行为。

且当你把这件事看作5-10年,这些年的均摊也就每个月几顿饭的事情不是吗”

*注:为什么三个孩子,一个孩子手里各拿一颗糖,第一个孩子被抢了大哭,第二个孩子无动于衷,第三个孩子把仅有的一颗给了第一个孩子,内心是什么在影响他们的行为?只是青少年和成年人更为复杂影响的诱因更多且具象却又鲜有人触碰。

至于边界效应其实每个人都有那个极点,看你怎么去理解,时不时问问自己为什么开始这个问题!

就像著名的边际效益的实验:“孩子吃糖”,不在于糖对孩子的诱惑,而在于为什么吃。因为人对于甜的摄入会伴随多巴胺分泌使人快乐而分泌的频次、时间、量级会影响边际效益。

但我们知道了是因为开心才这样做的,这次吃了糖果,下次可以吃巧克力蛋糕,但不要贪多。

就像很多家长尤其是父亲会把女儿灌醉然后第二天告诉她,你昨晚摄入了多少量的酒精出现了什么状态,在外要注意哪些,危险预警怎么处理,这一切就是因为保护自己爱的孩子作为出发点。

只是传统的中国家长表达爱意的方式不一样,也不知道如何开口往往“身体力行”了。

所以当我试着探索到我的事业不仅以成败来审视,我只要享受快乐,感受自我的力量的时候也就明白了那些能力范围的成本并不会成为未来的阻碍而是助推器。

“谁都只活一生,所以为自己就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