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观
1,如何对待时间?
每个人每天拥有相同的时间,可对待时间的方式却千差万别。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常见方式:茫然、焦灼、无助、随意。。。
正确方式:
郑重的态度地思考时间的价值和使用,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前瞻性)工作,用享乐主义(尽情享受当下)视角生活。
两种未来视角的思维差异(心理学研究)
近期未来(几天、几周);远期未来(几年)
思考方式具体问题(如怎么去做);抽象、概括(如成为心理学家)
重点着重考虑可行性和实施步骤;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
缺点回避有意义和挑战性的事,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易实现的事;缺乏可行性
建议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
例子:为了考试拿高分,提醒自己做好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等环节长期视角来审视,拿高分并不是最重要的
如何解决二者的冲突?
不因为一件事情简单易实现就去做,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出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
2,如何合理利用时间:选择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的两个角度:“收益值”和“半衰期”
收益值大小:心智、情感层面,身体、物质层面;
半衰期长短: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长,影响越持久。
问题:常常关注一件事情带来的即刻的美好,而忽略这一美好能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
建议: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3,如何让时间够用: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
3.1 生活要有节奏感,如音乐的节奏有快有慢,工作要快,生活要慢。(时间管理不是为了快,此处不赞同书中观点)
3.2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为什么人们主观感受拥有的时间远远少于实际拥有的时间?
原因在于没有全情投入——从闲暇的中获取放松和满足的程度与时间长短无关,而取决于其质量。
对比“玩手机、嗑瓜子、与人聊天”和“写作、绘画等活动”。
二、如何做最好的选择?
1,如何选择:以人生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目标(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为导向,采用“最优原则”,而不要采用“满意原则”。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择,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格局)
如何寻找最高目标:回想最近一周/一月,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时的感受如何?为什么重要有意义?
2,个人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2.1 走出两难困境的三个步骤:
① 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② 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③ 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2.2 三种思维框架(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为更多的可能开辟空间)
1)目标悬置:先集中精力执行一个目标,放下另一个目标。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再重新开始。
日常生活我们对于坚持和放弃看得太过分明,用悬置代替放弃是降低心理负担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乐观的拾起悬置的目标。
2)能力迁移
出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需要,人的潜意识里会把整体分解成局部,把不同的事物划分类别,建立区隔。最典型的如知识体系,被人为划分成不同的学科,这样会使我们忽略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作和爱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因而没法把它们统合在一起。
3)特性改造
僵固思维:工作是“我要做”(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是“我要做”(消遣娱乐),二分法把爱好与工作隔绝开。
特性改造思维: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把热爱的事情当成事业来做,从外行变成真正的专家。
三、即刻行动
行动法则: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1,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产品”,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如果不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做试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向,直至走进不可逆的失败的深渊。
启示一: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边做—吸收反馈—迭代优化)
启示二: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反馈的价值:
正面反馈能坚定我们犹豫不决的心态,增强我们的自信;
否定和批评会促使我们反思,校正之前的错误想法;
而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则让我们发现新的世界,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周全。
启示三: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2,分解任务,优先处理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
1)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如制作一份PPT工作的“核心思考区间”是: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每部分占比多少,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2)图层工作法: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不同认知类型:语言文字、视觉图像、数值计算等;
一部小说的叙述、描写和对话三个部分;
论文里的核心论点、逻辑架构、说明案例、必要的模型图和概念图等。
3,“前瞻”和“回视”的重要性
前瞻的习惯(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情形):每住到一个宾馆,首先要看门背后的楼层结构图,记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在什么地方;
回视的习惯(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每做完一件工作,脑子里回想一下,做一个回顾总结(复盘),久而久之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行动后要及时反思,梳理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关键点一: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在今后的同类事件中,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事情发展的进程。
关键点二: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因此反思时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四、学习之道
1,主动提问,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建构知识体系
两种学习方式的对比
类型不提问式(直接传递模式)主动提问式(建构式)
过程做计划—学习—整理—回顾提问—解答
身份吸收者,搬运工(知识的传递)建构者
特点学习既成的已有知识,与其他知识体系、观念和困惑没有建立联系。基于已有知识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新的知识来完善体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2,深度学习:通过解码,深入观察并探索深层含义,不断重建知识体系
学习的三个等级
初级:信息的搬运工(储存、收藏) 自动化进行
中级:浅层加工(碎片化阅读、粗读)自动化进行
高级:深度阅读(解码)主动进行
解码的基本规律和三个层次(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和认知差异而千差万别)
层次说明举例(如抖音会唱歌的小鸭子玩具)
第1层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孩子:关心的是“小鸭唱了什么”,他听到的是儿歌。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第2层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家长:关心的是“小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即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第3层它的内部怎么组成?效果怎么实现?(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工程师:关心的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小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及声光效果。即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总之,深度学习:不止了解,还要知晓。(深度+广度)
3,三个寻找解码“入口”的路径
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比如:
如果是一部虚构作品,要去思考目前这个结局,作者是进行了何种逻辑上、感情上的推动,使其变成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果;
如果是一篇议论文,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论据、通过了什么样的推理,才使其论点成立、能够把人说服。
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虽是不可少的思维,但必然带来信息的减损。如经典作品中精心的构思、精到的细节、精彩的论述,更要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接受新的信息材料,总要调用现有知识体系中的知识去与其对比。这种对比是一种很好的解码方法。但只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相似的部分,其坏处就是我们的知识系统无法适应性地扩展。记住,差别有时最富有启发性。
4,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数据→信息(接受)→知识(记忆存储)→技能(操练运用)
学习理念: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学习方式:边做边学,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把知识当做一项技能操练,否则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排列:刻意练习(测试练习、分散练习、交错练习)>深层追问、自我阐释>概括、标重点、背诵关键词句、重复阅读
5,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知识(基本的思维模型),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让不同知识发生化学作用,避免思维偏差和狭隘。
实践练习(该部分结合《如何阅读一本书》进行练习)
五、思维精进
1,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断舍离: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过滤无价值信息),简洁的表达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简洁而不简单,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2,借助“潜意识”思考,迎接“灵光乍现”时刻(即《学习之道》中的专注思维和分散思维)
先发散思维,掌握足够多的备选答案(启动潜意识思考);后收敛思维,批判性思考、完善想法。
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不可能的声音(绿灯思维),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
按部就班的生活,重复和强化固有的想法,让潜意识毫无作为。在必要的秩序和规则之外,有意引入混乱、随机和意外的成分带来灵感。
(如交错练习、泛主题阅读、同一办公区的不同部门等等)
3,借助图形(结构图、流程图、思维导图等)、矩阵、清单等工具,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周密地思考问题很不容易的原因。一是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即会被生动的个案吸引。二是“证实偏见”,也就是固执地捍卫自己的观点。三是无法完全消除每个人必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它们属于“未知的未知”,即一些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1)图示可加深理解与记忆。一是图示更直观;二是图示来表达信息,可分担工作记忆的负担,腾出更多的活动空间参与更深更广的思考。
2)简单的矩阵,发现更多思考的盲区
如“乔哈里窗格”用一种简单的2×2矩阵提醒人们,在交流/写作时“我”和“你”之间的信息关系是复合式的(见图)。
3)如果说矩阵是一种利用特定结构来扩展思维的工具,那么清单就是用穷举方法来扩展思维的工具。清单是一种“强制思考工具”,可以使思考过程抵御情绪化或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清单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航空航海和安全工程等领域。
六、“努力”,是一种才能 —— 如何用对的方式,做对的事?
1,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真的与“木桶理论”相冲突?, 不赞同书中的标题)
木桶理论可用来类比团队管理或高考成绩;但不适合用在个人的才能发展上面。
《易中天品三国》中讲到曹操用人政策: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现代社会分工细化,公司的用人理念也一样:基于岗位要求找出最具有相应能力的人,而忽略他在其他方面的弱点,也就是说,一个员工具备突出的优点比他没有明显的弱点要重要得多。
思考:大学教育理念提倡“通识教育”,培养“T”型人才。这与以上观点矛盾吗?
(个人意见:目前国内的大学教育是普鲁士式教育体系,而非精英教育;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学生,挖掘个人的特长和才能靠个人。)
2,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但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
机会成本,二八原则,四象限法则,杠铃策略(塔勒布《反脆弱》)
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数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一件事上,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动。
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3,为自己的学习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激发潜能
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而“提取练习”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强度”来衡量。
当你以一种简单容易的方式去学习时,你的记忆提取过程会很流畅,知识提取强度也比较低,这时你的头脑会欺骗你,让你误以为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高估学习的效果。相反,在学习以及练习时,如果能刻意增加难度,给自己增加一点小障碍,比如在学完知识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做练习,或者学习不同科目的知识后进行交叉练习,又或者变换不同的题型和考查点来做练习,那么知识提取强度就会增加,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不夸张地说,练大脑就像练肌肉,得科学“加量”才行。
4,放弃意志力,用激情驱动,培养兴趣(最佳动机),坚持到底
1)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
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的循环。
2)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3)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如冯唐读史书)
七、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1,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1)面临“荒野求生”模式的真实社会,培养“从对现实的悉心观察中挖掘问题,又对问题进行独立和系统的分析甚至构建出新的理论,以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2)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2,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
2.1 创新分两种,一种是从0到1,也就是创造出之前完全没有过的新东西,比如iPhone的发明就是这样;另一种是从1到N,这种创新只是水平上的进步,比如iPhone诞生后,其他科技公司生产了效仿它的其他类型的智能手机,虽然使智能手机更加多元化,其中有些性能也更加强大,但也只不过是把1复制到100罢了。显然前一种创新是根本性的,对于推动人类的进步有更大的作用。(逻辑思维:两次创造一文有相反观点)
2.2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对个人而言同样如此: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2.3 聆听自己的内心需要,不要为了追求外界认同而做事。
如果你为了被社会认同,拼命去迎合主流标准,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做大家喜欢的事,最后的结果是,你不是被认同,而是被忽视。
建筑家保罗·谢菲尔德说:“主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潮流,人在其中无法思考。”
用持续精确的努力,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的七个建议: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