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享作为全球首个去中心化的经验共享平台,它与中心化的项目有什么不同,差异化在哪里,有哪些优势。各位优享的探索者们,你们看清楚了吗?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涉及到去中心化应用的落地和应用范围的问题。其实业界都还处于探讨的阶段,没有明确的定论。今天提起来,是因为中午上海Ulord社区小伙伴与Ulord 总社负责人乐陶陶畅聊,也有幸见到优享一姐Cindy。对此问题做了短时间的探讨。有些想法现在记下来,给大家一些启示,也为日后做一个参考。
去中心化并不是去商业模式
从最终用户的角度而言,其实他们不关心这个应用是去中心化的还是中心化的,他们关心的东西是否好用,模式是不是清晰合理,用户价值是否能得到体现。目前几乎所有的与内容有关的应用,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而言,似乎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有什么区别, 或者说,有什么是去中心化能做而中心化不能做了。优享目前体现的功能也是如此,发表文章、点赞、评论等其他中心化系统也能做,就是UX的奖励,其他系统也可以通过积分实现。当然,中心化系统能够提供的,优享也可以尽管采用,比如广告,比如内容付费等等。
那么,如何体现差异化?会上提出了两个想法:
利用区块链特征,提升用户信任。 中心化系统往往受一个实体控制,用户必须信任一家公司,而且任何规定的解释权将归管理实体所有。而优享由于建立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上,系统开源(下一步),代码及法律。用户不用担心朝令夕改,不合规等。
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自动交易系统,比如广告商可以在广告市场发布广告内容和费用,而内容提供者可以自己选择想要插入的广告,给平台用户更大的自主权。
优享的价值体现
优享作为一个平台,由于基于Ulord,采用通证经济模型。因此其平台价值就可以简单地以其代币总价值进行估算。有就是UX的价格乘以发行总量(100亿枚)。
影响力提升价值
作为一个互联网应用,其价值直接体现在其影响力上面,也即流量即价值。优享计划一年内吸引100万用户,按照一般互联网网络模型,网络和平台的价值与(活跃)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对与一个内容平台,其上的内容本身各有其价值,每篇文章阅读量、点赞数、评论数都是现成的量化指标。通过这些量化数据,经过合适的算法,可以换算成UX奖励,来直接体现价值。
交换体现价值
价值总是通过价格体现出来的。传统的公司估值往往出人意料。而对于通证经济而言,估值直接通过代币的价格体现出来。而合理的价格必须在一定量的交易中确定下来。
上文提到的对内容的奖励,是平台对内容的价值利用UX的数量做一个体现,也是一种交易。这种交易是平台内交易,用UX去体现内容的价值。但这种由平台固定算法体现价值的模式,很难体现真实价值。更好的方式还是通过交易,让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撮合达成交易,从而进行合理定价,这是区块链应用可以做好的事情。举个例子,广告商希望出200个UX来让阅读量达到100万的大V插入一次广告,而文章的阅读者也可以进行分成,达成协议就形成了定价。这是一个内容定价,可以是说UX价值在平台内体现,是内循环。
而平台的价值,必须通过外循环来体现,即UX在优享系统之外的定价,当生态建立,UX作为优享平台的代币,对优享的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商品,需要在场外购买的一种商品,用于在优享中进行消费。这种购买行为形成了UX在优享之外的循环。通过与法币和其他商品(实物或虚拟的)进行交换体现价值。
优享可能的竞争优势
前面提到从用户的角度而言,应用模式最重要。那么优享这类应用必然需要与中心化的类似应用竞争。除了能够通过区块链赢得更多信任(这一点国人可能多数并不在意)之外,有没有一些其他方面给优享带来更大的竞争力呢?虽然不能确定,但以下几点可以探讨:
依靠Ulord公链和UDFS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更低。我们知道优享开发小组人员并不多,做出来的产品一点不差。另外,由于得益于通证经济,市场宣传和推广都通证化,大家都是奔着价值成长而来的,不为项目增加开支,相较中心化应用而言,成本更是极大地降低;
采用去中心化存储模式。利用UDFS存储内容,天然实现CDN(内容分发网络),容易实现冗余备份。在项目初期,由于Ulord主节点POS挖矿的机制,存储成本极为低廉,为项目的发展助力;
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优享价值的分享者。项目成本的大大压缩,区块链代码及法律所带来的维护自动化,都可以把项目成长的价值直接返利给用户,增加用户粘性。
此文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欢迎探讨、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