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科学?技术?艺术?——教育是什么?

文章首发于百家号亦一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绕日公转的彗星不知几何,最有名者名哈雷,高中地理课本在太阳系图中还特别画了它,据言可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据我国历史工作者事后考证此扫帚星自公元前240年的秦始皇七年(最早的一次甚至可能是周武王伐纣之年的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1910年的清宣统二年在太阳系共扫了29个来回,是特级劳模扫地佛——29次轮回僧也成佛了,我们史书一次不落皆有记录,这是多光荣的事情,(事后诸葛亮真的是洞若观火之孔明了)其扫帚之名在中国也实至名归矣,它将中国专制王朝从第一个皇帝到最后一个皇帝都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而英人哈雷见彗星哈雷绝不超过两面,缘何以短命之人名亘古之星?

哈雷是牛顿的拥趸(放在今天可称牛腩粉)兼好基友,他在考察研究前人的彗星记录时突发灵感,就用牛顿的理论进行计算,果然,它们是同一个家伙,以为兜个圈回来别人就认不出来了——难道是女巫胯下的扫帚,因哈雷首先计算出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若用此做爱国教育,的确可以,但是从反面进行刺激。若无哈雷之研究,俺某又可以公贺发现了29颗彗星,廿九帚齐挥,扫出个朗朗乾坤。今一星扫清迷霾,尽见中西经验和理性之判系。令人欣慰的是国人虚怀若谷、风度翩翩,不去拉横幅喊口号:“哈雷彗星最早是我爷爷的爷爷的太爷爷的爷爷……小明放牛时看见的,所以它不叫哈雷彗星,它叫小明扫把星。”(幸亏!否则,小明泉下有知也蹬棺大骂:“不肖子孙,吾若能立,必揍尔!”)

突然想起小时候老师跟我们讲一笑话,说“番鬼佬算(水)车筒,算了一万八千几还(继续)立立(或声勒勒)起”,我想西人听了也是会笑的。

有人说这又是李约瑟难题的一个佐证,——看,我们的祖上也是富过的?(忘了是不是阿Q说的。)

诚然,没有古中国人到西人第谷等的观测和记录,牛顿也无肩膀好站,但科学也象经济,养猪的不如杀猪的,杀猪的不如卖猪肉的,卖猪肉的又不如卖火腿的,当然最厉害的还是从养猪到买火腿全包了的。只是记录,没有研究和思想的加工是不行的,这不是最后一灶火或第n块饼的数量问题,而是质的问题。

当然,阿Q也会说,我才不让它叫阿Q扫帚星呢!这不是咒我倒霉吗?——小明就这么抗议的。

所以,眼见就一定为真吗?事实是,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五官六感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必须手段——而且是间接认识,但若只是感觉而不分析,则会迷于镜中花、沉于水中月而以其为真为本。而且感觉有其范围,据闻蛇看红外,蜂见紫外,鸽感电磁,蝠用超声,彼等观世,应与人殊,究竟孰真?

古人云“终身习焉而不察”,又云“日用而不知”,此亦是平中见奇之一例罢。

又,眼见不一定为真,但首先要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宇宙学·彗星 | 彗星为什么有尾巴? 徐来 2017-11-03 关于昨天的留的思考题,下面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比较完...
    陌上嫣然_37d8阅读 918评论 0 0
  •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 (【美】S·钱德拉塞卡) 16世纪和17世纪科学家的目的与现代科学家有明显...
    柯志雄阅读 2,183评论 0 4
  • 人们都说,时间会让人长大的。不要着急成长,因为它总会以各种方式让你感同身受的。我们都要学会自我调试自我舔舐伤口,掩...
    tiffany不只是个菇凉阅读 247评论 0 1
  • "嘿,你可别不信,想我年轻的时候,那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引得无数美女尽折腰呀!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行侠...
    折纸给你看阅读 492评论 2 4
  • 今日体验:每个人都有一段路,必须是她自己独立走完,任何人不能替代。每个人都会累,没人能为你承担所有伤悲,人总有一段...
    A郑淑英阅读 1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