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传》读后感
对于白居易我更想称呼他为老白,或许是因为老白更加接地气,更加随和,更加能体察民间疾苦吧。
当白居易想为自己谋一前途的时候,他拜访了久负盛名的诗人顾况时,顾况以略带嘲笑的口吻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而后看了老白十七岁在符离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他对白居易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赞叹道“有才如此,居亦易也”。老白天资卓越,禀赋聪敏,年少即名动长安,随后经科举考试开始在朝廷为官。他生逢乱世,饱尝离别之苦,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体察老百姓的苦难。他用自己的一双手、一支笔写尽天下的苦难,道出人间悲欢。“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他的讽喻诗是有着明确政治诉求的“谏书”。一首《卖炭翁》惊动了某些权贵的利益,但是他对这些毫不畏惧。他对着长空泼墨,定要让那些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之人为之胆怯。他在官场打拼多年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忘初心。
世事无常,人生有太多事意难平,老白也是如此。少时,老白的幼弟早夭,慈父离世,老白与母亲相依为命。在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母亲换上了精神疾病最终在五十七岁时投井自尽。在符离老白和湘灵情投意合,可是因为门第观念母亲始终不同意俩人婚事,最终这对苦命鸳鸯只能含泪而别。老白所作的《长恨歌》不仅在讲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实际上也在讲述自己的爱情。老白是专情的,在封建思想盛行的唐朝,三十七岁还未成婚生子的老白属实是要背上大不孝的罪名了。老白也曾感叹“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佛说:“纠结于自我,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万恶之源”。由于时常无法满足对欲望的追逐,所以烦恼随之产生。老白从中感悟到,只有忘却自我才能使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当老白疲于应对官场的尔虞我诈之时,苦于亲人的离散之时,悲于与恋人无法相守时,徜徉于佛法能让老白暂时忘却世间的疾苦。“花非花,雾非雾”,清静无为,便是禅者心中最纯净的世界。即使身处繁华深处,一时得意也要记得,眼前的花和雾都是空虚不实的,好似春梦般短暂,不可追寻,捉摸不定。
老白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替卖炭翁发声,他为琵琶女不平,他写出了刈麦者的疾苦,他控诉了官吏的残酷剥削,他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直是他的创作理念。诗歌穿越千年如同珍珠一般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