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的做法,我有我的思考

      昨天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饭,通过饭桌上的一番交谈,让我感触到孩子真不容易。

      她家孩子今年六年级,下半年面临小升初,为了能暗考进入好的学校,在进入重点班,她给孩子报了四个班,光数学就报了两个。

    考虑到朋友今天加班,所以8点后才开始吃饭,等其他人都到了,迟迟不见她家孩子。就开始问她?

      她说8点40孩子就下课了,咱们先吃,由于四个低龄小朋友都已经饿不行,就先吃了。

      我们三家人边吃边等,中间不停的询问她家孩子,结果很晚孩子才匆忙赶来,说刚下课。

    我们等她家孩子吃完,又聊聊天,快10点50才散场。

      我依稀记得她家孩子之前的样子,聪明,活泼,搞笑。而现在,也可能是长大,也可能是近二三年疯狂的大量学习,很明显可以看出孩子眼里已经没有了光,并且也不怎么活泼了,说话也是声音低低的,一副疲惫的状态。

      我不知道大家到底在卷什么,如果说追起跑线,那么普通家庭比起富裕家庭从一开始就输了。 

      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是双语早教,中小学国际学校,大学出国念,毕业有家产继承。而,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早教,中小学免费公立,家长努努力让孩子上个私立中学,家长再倾其所有买个学区房,上个好学校,再逼孩子各种补习,家长累,孩子累。

    我们倾其所有为孩子,苦自己累自己,孩子还不能十分理解,甚至逆反出现厌学情绪,抑郁。

    普通家庭,教育拼的是什么?是孩子的热爱,是耐力。最近饺子和王兴兴都很火,但谈到经历的时候,最终还是兴趣和热爱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他们前提是上的都是好大学,但,从好大学毕业的也很多,又从事普通工作的也很多,为什么很少有人大获成功?

      有句话叫~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一直热爱并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多,因为它太考验耐力和毅力,这又是很多人不具备的。

      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是伪命题,智慧改变命运才是真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很容易就能获得知识,但内心那份热爱,对事情的那份执着、钻研、思考的能力却很缺乏。

      所以,大家一直在卷,难道大部分人卷的不就是纯成绩吗?很多人还是盲目的跟着卷,不顾孩子的情况和基础,一味的报班。

      总觉得花了钱会所有收获,这样心里踏实。但不少花了钱,孩子成绩始终平平不是吗?甚至还有不进还退的孩子不是吗?

    打开手机,不少平台推培训班,推荐各种学习辅导资料,各种所谓的培优课,甚至拿出某专家,某博士带班多少年等等。不是说都没用,而是要挑选针对孩子的去用。

      网上的一些推课视频真的要少看,因为不知不觉就会买,买了孩子也不一定看,孩子不看,自己花了钱又心疼,就开始有亲子矛盾。

      废话说了很多,总之一句话: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孩子。他的优点、缺点,他擅长什么,他不喜欢什么,他弱点在哪里。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各种报班,哪怕兴趣班。

      有句话叫,事事略懂,不如一事精通。钱,要花就花在刀刃上,尤其挣钱不容易的现在。

      再说说,我个人的浅显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语文和英语是积累性的学科,所以,即使不报班也可以学的很好。

    语文前期就是读,大量的读,广泛的读;英语首先就是听,然后读,大量的读,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从短篇到长篇大量的读。我个人不建议单独去背单词,把单词放句子里去记,单词记住了,句子也会了,为写作做准备,反而可以一举两得。

      数学这门学科很不同,要从前期的数的感知,加减最基层的逻辑都要给孩子弄清楚,乘除怎么来的,怎么用?都要搞懂,后期才不会有一堆疙瘩解不开。

      小四门多看央视纪录片,免费的资源,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前看,重点是兴趣,不求把每个知识点都学会,先有个启蒙。

      最后一点,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认知,先稳住自己,内心有见解,遇事才会不慌张。好学校,都想让孩子去,但高兴着进去,满意的出来,才是重点。

    我们不要做孩子的主人,要做孩子的引导者、助跑者。

     

     



     

     

     

     

   

     

     

   

     


     

   

     

   


     

      最近哪吒2一片大火,王兴兴也火的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