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章中有句话“时刻紧绷情绪的弦,很容易崩断”的时候,记忆就如潮水般翻涌起来。
高三的时候,有16个班,每个班大约是50人。我一直在普通班,但是综合高一高二成绩的排名下来,进入了全年级前30,所以,刚开始高三,我就被挑选进尖子班。
说句实在话,我不聪明,成绩都是靠努力做题,好好复习,一点一点的积累。突然获得进入尖子班的资格,人突然很惶恐,很紧张,恨不得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学习上,很苦恼身边的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厉害,而自己却这么吃力。
有一次,有个同班男生看到我的学习计划,开玩笑似的口吻说,“你这是要把上厕所的时间都安排出来啊。这么学,至于吗?”那个男生无意的一句话,而我特别尴尬。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体重是99斤,高三毕业的时候,身高没怎么长,体重飙到140斤(现在回到105斤左右)。那一年,不断地熬夜,疯狂地吃,感觉吃撑了,人就没有那么难受了。高考成绩?理所当然地考砸了。从此特别怕回高中学校见老师,更是尽可能躲避任何类型的高中同学聚会。
那时,我知道高三的班主任当时对我也很担心,因为在家长会上跟我妈妈说,要让我劳逸结合。所以,在大一的时候,我给老师写了一封感谢信。我记得是在一个下午在大学图书馆写的,阳光明媚。信写好了,自己心中的沉重感稍微轻一些了。信中的大意是,自己高三这一年,是自己把弦绷得太紧了,不知道怎么做到张弛有度,以后慢慢会好一些,会努力学着变得好起来的。感谢老师这一年的照顾。(过了几年,非常偶尔的机会在老师的办公室见老师,发现老师把我的信压在办公桌的玻璃下面。顿时,万千感慨。)
自信心碎了一地的我在想,为什么自己走到这一步?我曾一度怨恨被选入尖子班,如果一直留在普通班,是不是精神就不会那么紧张,弦是不是不会绷得那么紧,一切的一切是不是都会更好?然而,时光不曾为谁停留,只能迈步向前走。十多年过去了,我不敢说自己的信心完全捡回来,补好了,但是我和高三时期相比,变得更快乐了,更自如了。
我想,我们之所以会紧张,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中充满忐忑。适度的紧张是好的,有利于提高注意力,保持最敏感的状态。但是太强烈的长时间的紧张会把一个人毁了,真的会。
晨读材料20170330有感。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