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人的判断,不要仅仅凭第一印象就决定

简小姐与陈先生是在高中军训时认识的,那时简小姐还是班上的一个小透明。怀着没考上本市最好的高中,且跟最好的初中朋友没在一个班的郁闷心情,参加了军训。毫无波澜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突然,班上来了一个新生——陈先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比大家都晚,而是那种不屑来这个班的态度。他说他想去哪所高中就去哪所,来这里也是没有办法,甚至说他瞧不上班上除他以外的所有人。他的态度让班上的很多人都十分不爽,简小姐也是其中之一。

  后来,军训结束,简小姐机缘巧合地成为了班上的劳动委员。在安排卫生表时,存了几分私心,趁着陈先生不在,将没人愿意去倒垃圾的岗位分配给了陈先生。这个表格确定之后就是一个学期。

一学期之后,陈先生已经跟大家都相处得十分融洽了,大家知道陈先生家里很有钱,也猜测到他之前说那番话的原因。陈先生平时也很乐于助人,只是有时候会有一些闹腾,说话有点伤人。简小姐也对他改观了,但仍旧不怎么熟悉。又到了重新分配卫生安排的时候了,这个简小姐给了陈先生与其他人同等的选择权,但陈先生仍旧选择倒垃圾,并说倒垃圾也挺好的。在下一次安排卫生表格时,陈先生不在,简小姐也没给他调整。她自以为陈先生是喜欢这个卫生岗位的,但就在陈先生要转学的那段时间,简小姐得知了真相。

  原来陈先生一开始就知道了,简小姐是故意安排他去做其他人都不愿意做的卫生岗位的,他知道简小姐对他有意见,在后来的调整中,他觉得简小姐可能也不会听他的,就主动提出继续倒垃圾的卫生岗位,免得互相尴尬。当陈先生说出口时,简小姐羞愧难当,她也不知道其实这种恶意早就别当事人知晓,但是她也没解释这么做的原因,只是跟他道了歉。因为她明白,即使解释之后,陈先生不再埋怨她,但这件事确实是她做错了,她不应该凭着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就使用自己的权力去伤害别人。简小姐在这次事情之后,也改变了一些,她不再只看中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也注重去观察别人的日常行为。陈先生转学之后,班上的同学仍旧做着自己的事,好像没有人特意想起过这么一位同学。简小姐发现好像没有人怀念陈先生,这时,她想起,陈先生经常都是做着自己的事,很少跟班上的同学一起出去吃饭打球。她想:也许,陈先生在班上过得并不开心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第一印象去看待一个人,哪怕那个时候不是他原本的样子,可能只是一个男孩虚荣心跟不懂事的行为,而其他人却对他下了定义。即使相处再多时间,可能也改变不了对一个人的偏见。他们不愿意去相信那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他可能也是一个好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