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构造函数

  Kotlin的构造函数分为主构造器(primary constructor)和次级构造器(secondary constructor)

一.主构造器

1.写法1:

class 类名 constructor(形参1, 形参2, 形参3){}

如下: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关键字constructor:在Java中,构造方法名须和类名相同;而在Kotlin中,是通过constructor关键字来标明的,且对于Primary Constructor而言,它的位置是在类的首部(class header)而不是在类体中(class body)。

关键字init:init{}它被称作是初始化代码块(Initializer Block),它的作用是为了Primary Constructor服务的,由于Primary Constructor是放置在类的首部,是不能包含任何初始化执行语句的,这是语法规定的,那么这个时候就有了init的用武之地,我们可以把初始化执行语句放置在此处,为属性进行赋值。

2. 写法二

a. 当constructor关键字没有注解和可见性修饰符作用于它时,

constructor关键字可以省略(当然,如果有这些修饰时,是不能够省略的,并且constructor关键字位于修饰符后面)。那么上面的代码就变成:

如下:

省略constructor关键字

b. 初始化执行语句不是必须放置在init块中,我们可以在定义属性时直接将主构造器中的形参赋值给它。

如下:

直接赋值

c.这种在构造器中声明形参,然后在属性定义进行赋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很繁琐,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呢?当然有,我们可以直接在Primary Constructor中定义类的属性。

如下:

d.如果类不包含其他操作函数,那么连花括号也可以省略


e.当我们定义一个类时,我们如果没有为其显式提供Primary Constructor,Kotlin编译器会默认为其生成一个无参主构造,这点和Java是一样的。比如有这样的一个类

如下:

二、 次级构造器


次级构造器

注意:a.和Primary Constructor相比,很明显的一点,Secondary Constructor是定义在类体中

           b.Secondary Constructor可以有多个,而Primary Constructor只会有一个。

2. 要想实现属性的初始化,实际上主构造器已经能够应付多数情况了,为什么还需要次级构造器?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有时候是需要去继承框架中的类。如在Android中你自定义一个View

如下:

多个次级构造函数

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需要重写View的多个构造器,那么,就需要用到Secondary Constructor。同样,这里也有几点需要注意:

可以看到,我们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来调用自己的其他构造器,并且需要注意它的语法形式,次级构造器: this(参数列表)

可以使用super关键字来调用父类构造器,当然这块内容我们放到继承那块再来介绍。

这里是为了说明Secondary Constructor的作用,实际上在开发中我们可以使用默认参数来使代码简化!

3.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同时定义了主构造器和次级构造器:

  次级构造会直接或者间接调用主构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