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秦王嬴政的生母曾经是吕不韦的宠姬,这种关系就连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国后也没有断绝。吕不韦担心这种关系败露而招致祸患,于是将一名男子伪装成宦官送给太后,这名男子就是嫪毐(lào ǎi)。
嫪毐入宫后得到太后的宠爱,并被封为长信侯,后来秦国所有的政事都由他决定,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眼前的荣华富贵并满足不了他。就在秦王22岁这年,嬴政去雍城举行加冠仪式,不料留守在咸阳的嫪毐叛乱,秦王嬴政立刻反攻咸阳,结果嫪毐惨败。这就是有名的嫪毐之乱。
这件事之后,吕不韦和太后以及嫪毐之间的关系败露,吕不韦被免去相国之位,最终自杀,而吕不韦的门客,秦以外国家的人被逐出了秦国,秦国人被流放到了蜀地。
此时秦王嬴政真正掌握了王权。开始颁布驱逐秦国以外所有外来人的“逐客令”。这时出现了一位对秦国来说非常重要的人——李斯,他因上书“逐客论”而被秦始皇重用,从此他在秦国大展拳脚。
01
李斯向秦始皇建议:“纵览秦国历史,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昭襄王这些让秦国不断强大的君王,没有不重用其他国家有贤德的人帮助本国大业。如今秦王却颁布逐客令驱逐他国能人贤士,这种做法就是强迫帮助他国势力,这和把兵器献给敌国有什么不同呢?”
李斯的说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秦王最终废除了逐客令。李斯因此被晋升为秦国最高司法官——廷尉。
此后,李斯向秦王建言献策,其中的很多政策都被秦王采纳并实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统治辽阔的土地?丞相王绾建议继续沿用周朝的分封制,把土地分给皇子,由皇子来管理。廷尉李斯反对说:“周文王、周武王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儿子以及同姓人,而这些同姓诸侯的关系却日渐疏远,甚至相互攻击,导致周朝衰落。”秦始皇威慑天下,如果要使国家长治久安,李斯建议应该采用郡县制管理天下,确保国家的富强与安宁。
除了推行郡县制,巩固中央集权,李斯又主持了收缴天下兵器、修明法度、制定律令等工作,统一了车轨、货币、文字、度量衡,还修建了驰道。消除了六国残余势力,使社会秩序渐渐安定下来。
李斯曾和韩非一同向荀卿学习帝王之术,抛弃儒学而信奉法家学说。而法家思想主张君主制定的法律至高无上,君主以法家统治天下,李斯通过实现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等一系列改革,法家思想也成为秦国的镇国之器。
02
如果说李斯的一系列改革使秦国走向强大,那么接下来的焚书坑儒、假传圣旨则让他带领秦国走向灭亡。
李斯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后,晋升为丞相。而崇尚儒家思想的淳于越向秦始皇盛赞周朝的封建制度,他提出要想国运能够长治久安,就需要学习古法。
这一建议对李斯非常不妙,如果秦朝恢复封建制,国家政治结构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李斯也将失去用武之地。正是李斯看到了结局,所以李斯把矛头指向了儒生,认为儒生惑乱百姓,无视皇帝法令,妄加议论国家颁布的法令,蔑视皇威,于是提出焚书的理由。
焚书的命令颁布后,朝廷与儒生的矛盾激化,儒生被审查后认为触犯了秦朝的禁令,460余名儒生被活埋。这就是坑儒事件。这件事还牵扯到长子扶苏,扶苏当时反对焚书坑儒,于是被秦始皇以监督将军蒙恬军队的名义遣送到了北方前线。
后来秦始皇进行第五次地方巡幸,突发重病。他口授玺书让长子扶苏回到咸阳主持丧葬,并指定皇位由扶苏继承。但是还没等玺书寄出,秦始皇就驾崩了。
随从的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幼子胡亥重新伪造了一份立胡亥为太子,赐长子扶苏、将军蒙恬死罪的诏书。
在这件事中,赵高是胡亥的老师,胡亥非常信赖赵高,但是崇尚君主至上的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遵照秦始皇的口授玺书呢?
这是因为李斯提出的焚书坑儒,对扶苏而言,李斯是他的敌人,如果扶苏继位,是不会原谅他的。
李斯为了一己私利,让胡亥当上皇帝。胡亥赐死扶苏和戍守匈奴的蒙恬,听信奸佞小人赵高的挑拨,相信李斯会夺取皇位,认定李斯谋反,于是李斯被腰斩。此时秦朝外无抗敌良将,内无改革能士,六国贵族势力依然存在。秦二世还大兴土木,加重徭役,人民苦不堪言,导致秦朝的苛政愈演愈烈,并走向了极端,最终秦朝在农名起义的浪潮中落下帷幕。
西嶋定生认为:自秦始皇起,秦国的政治体制就都是李斯一手立案制定的,可以说,秦帝国的每一刻历史荣光中都闪烁着李斯的身影。而伴随着李斯的死,秦帝国也迎来了它的历史终结。
03
随着秦朝的灭亡,汉朝的建立,法家思想并没有就此消亡。武帝时期,汉帝国并不需要一味赞颂尧舜时代的儒家官僚,而是需要能够为推行对匈奴战争而维持好国内治安并能够贯彻好新财政政策的优秀实务型官僚,于是就出现了无条件服从皇命,忠实于国家法律,执法时绝不掺杂半点私情的法家官僚——酷吏。
那么,汉代的酷吏和法家思想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韩非发展法家理论之后,秦朝李斯实践法家思想,到了汉代法家思想依然受到汉代大多数皇帝的重视,借以维护中央集权,而酷吏的出现就是维护中央集权重要的手段,所以说法家思想是汉代酷吏出现的根源。
汉代酷吏和法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二者又有差别。
法家的法律观以国家政治为中心,主张尊君卑臣,崇上抑下,认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就是天下的常道,但是在平衡君与民的关系中,法家思想是绝对倒向君主一方的,法家尊君是在于注重法律建设、摒弃道德判断,君权是被抽象化的。而汉代酷吏是以捍卫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为己任,充当君王的鹰犬,削藩除暴自然成为其主要任务。
法家思想也强调一断于法、不避权贵,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和汉代酷吏有相通之处,但是汉代的酷吏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打击权贵、抑制豪强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从而博得皇帝的赏识、信任和重用。
虽然法家思想强调严法重刑,但是还加重轻罪的刑法。到汉武帝时期,张汤担任太中大夫时,受命于中大夫赵禹论定律令,恢复了汉初曾一度废除的族诛法、连坐法等,并增加了见知故纵法、腹诽法等,汉代的法律由此严酷化。
如果李斯能够坚守法家思想,初心不改,一以贯之,或许他的遭遇不会这么悲惨,法家思想也不会在秦二世的统治下走向极端。我们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各位书友,明日,我们将一起了解汉朝的建国史,看一看快50岁才开始争夺天下的刘邦,是如何脱颖而出、成就帝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