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尾巴,七月的前奏,每每这个时候的总是叫人思绪万千。有的人在为如何快乐的度过暑假而精心计划安排;有的人在想着如何建议老板更换一台给力的空调…..
而此时此刻思绪最复杂的莫过于刚刚结束高考的孩子们。根据正态分布的规律,考试成绩并不突出的人占绝大多数,对于不高不低的成绩,如何填报志愿成了摆在家长和孩子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作出最优选择,上一个不错的学校让人绞尽脑汁。
但是实践告诉我们,所谓的最优选择并非就是就是最好的。之所以如此耗费力气是因为我们普遍都把学校和专业看的太过重要了,认为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会干什么,也正是这种主流观点将大学专业分为冷门和热门。
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第七年了,我并没有从事学校时期的相关专业,当时的很多同学也并没有做跟专业相关的工作,并非荒废了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而是将这种知识通过转化用到了别的地方。
无论哪所大学,无论什么专业,相对于高中来说都是要开放很多的,大学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
大学相当于一片原始森林,不同的专业老师教会你不同的生存技巧,至于如何成长全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每个学生只能在这片原始森林里成长四年或五年的时间,毕业的条件就是能够生存到规定的时限。
不同的大学提供给学生的原始森林试炼场不同,好一点的大学场地更大,来自场地内的挑战更多,自然锤炼打磨技艺的机会也就越多,当然如果你选择原地不动来避免遭遇挑战,生存技能也会低劣。
到了毕业的时候,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人将老师教授的技巧发挥应用到极致、有的人学到了不止一种技巧,总之这些人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还如鱼得水;有的人虽学艺不精,但有较强的群体意识,依靠群体力量也能够生存下来;有的人就惨喽,没有一技之长又荒废时间不去寻找生存的办法,即使得以生存也必定是踉踉跄跄,狼狈不堪。
企业就相当于通往原始森林深处的夺宝小队,如果你是队长,你会选择哪一类毕业生作为你的队员呢?答案相当明显。
用相同的逻辑来判断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大城市好比遍地是宝物的探险地,吸引着无数夺宝小队前来,竞争激烈,每天都有新加入和淘汰的小队,交流合并时刻都在发生,能够生存到最后的才能夺到最大的宝藏。没有一群优秀的队员,怎敢在这种地方闯荡?
大学里只需要跟大自然去竞争资源就可以了,进入社会还要跟更为难缠的人去竞争资源,这时候说“好大学和专业决定未来的命运”似乎不太现实了,更别说区区一个“高考”了。
所以当你输了高考并不意味着输了人生,因为你有很多种方式获得应对将来人生挑战的技能,大学只不过给你提供了这样一个便捷的训练平台罢了。
当你还在为填报志愿而苦恼时,这样一个条件选择顺序不妨试试,城市、大学、专业。利用笑来老师传授的办法,给这三个条件依次打分(3分、2分、1分),找出你这个成绩能够考上的所有大学和专业,结合大学所在城市依次打分,选择也许就不再这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