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为一个非东北人,我一直对东北充满了好奇,对东北话的口音充满了喜爱,不管你承不承认,东北话的感染力十分的强,以至于在大学开学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和寝室的伙伴莫名其妙的有了东北口音,只因为隔壁的同学是东北的,聊着聊着就串味了。
从小看春晚,赵本山成为了我这一代人的挥之不去的记忆,那时的他还不是“农民富翁”而是是“小品之王”,每年语言类节目的冠军非他莫属,以至于没有了他的春晚,我失去了很多乐趣。六岁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从小跟着盲人二叔学拉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唱小曲等等样样精通,苦难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造就一个人。
90年上了春晚舞台以后更是大放异彩小品《相亲》、《我想有个家》、《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功夫》均获一、二等奖。随后创办了“本山艺术公司”。13年宣布退出春晚舞台后,偶尔会上上新闻,收了新徒弟、买了私人飞机、生病住院……
从他的前半生可以看到东北人身上的韧性,艰苦奋斗和勤劳勇敢,没有人应该忘记东北对这个国家的贡献,没有人可以忘记东北人对这个国家的付出。
建国之初,国内一半以上的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由于其靠近苏联,地理位置特殊,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有一定的重工业基础,因而成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项目中,实际实施的150项,其中有56项被安排在东北三省。其中,黑龙江省22项,实际投资额507521万元,占实际总投资额的25.9%;辽宁省24项,实际投资额216483万元,占实际总投资额的11.0%;吉林省10项,实际投资额145510万元,占实际总投资额的7.4%。国家对东北三省的实际投资额总共为869514万元,占全国实际投资额的44.3%。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重点建设当中,东北三省的投资份额与全国各大区相比所占的比重最高,尤其是民用工业比重达到1/2以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规模投资兴建的主要工业基地。进一步分析在“一五”时期东北三省的建设投资情况,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建设中,攸关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代表工业化水平的重工业和捍卫国家利益的军事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
东北有很多的第一:
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中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
还有改变了中国石油面貌的大庆油田。
②
再次让我认识东北的是一部电影—《钢的琴》,我原本以为这是一部文艺爱情电影,完全是冲着王千源去的,但看完整部电影,我感慨的是东北怎么变这样了?就好像多年不见的初恋女友已经变成了垂垂老妇,恍惚间我以为我是认错人了。砖墙、烟囱、下岗、厂房、硬碰硬、俄罗斯老歌、生锈的车间、失落的包工头、不卑不亢的父亲、埋在机床里的文艺梦,这还是那个拉着手提琴唱着喀秋莎的东北吗?
是的,这还是东北。
2015年上半年GDP增长速度倒数前六名:辽宁2.6%、山西2.7%、黑龙江5.1%、吉林6.1%、河北6.6%、内蒙古6.9%。
三个东北,三个华北。
如果从名义GDP增速来看,有些数字会更加触目惊心:大连-11.4%,沈阳-10.6%,唐山-9.1%,大庆-27.1%,榆林-9%,鞍山-15.8%,包头-5.3%,丹东-20%,铁岭-31%……
大庆
石油城,黑龙江GDP第二,工业产出占据黑龙江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0%,石油正在枯竭,原油综合含水量已经高达90%以上。10桶油,9桶都是水。预计从今年起每年产出将下降150万吨原油。加上油价暴跌,人口减少,资本逃离,这里将慢慢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2014年统计公报:全年固投下降33%,工业投资下降29%,房地产投资下降43%。
铁岭
本山大叔的故乡,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2014年统计公报:全年煤炭产量下降8.7%,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8.1%。其中,工业投资下降42%,房地产投资下降46%。
丹东
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十大养老胜地之一。2014年统计公报:全年固定投资下降9%,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2%,房地产投资下降44.9%。
主要工业产品中,粗钢产量下降73.3%,化学纤维下降32.7%,水泥下降14.3%,汽车产量下降15.8%。
鞍山
辽宁第三大城市,东北钢铁业中心。本地区经济支柱,鞍钢集团,201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下跌24%,利润下跌73%。
......
如果说,人口流失是东北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那么鞍山会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地方。2010年开始人口连年负增长,2015年初中新生人数下滑三成。鞍山2015年初中生新增人数下滑三成 创历史新低。
沈阳
东北最大工业中心。2014年统计公报:全年国有经济投资下降18.4%,外商投资下降29.8%。房地产投资下降9.5%,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5.1%。
这些数据无一不在告诉我,东北的经济崩盘确实是在进行时了。
③
网络直播时代的兴起,涌现了大量的喊麦主播和快手视频,以至于网上上开始有了“喊麦振新东北,快手养活三省”这种话,人们开始看着这些直播和视频,笃定这就是东北人的生活全貌,全然忘记了这个共和国长子扛起了重工军工的大梁,才让我们不致遭受战火,才有了今天的安居乐业。
也忘记了九十年代末期的凛冽寒风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永不磨灭的伤痕,高大的烟囱倒塌,梯子栏杆生锈,曾经欢声笑语的人们饥寒交迫,甚至悲惨死去。
到现在把喊麦快手和东北划上了等号。
这是谁的悲哀?
我喜欢《钢的琴》,它既是电影又不是电影,既乐观又悲观,卑微到尘土又高傲到天上。那个“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像工厂的烟囱一样,是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时代,它已经被摧毁。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的走进了新时代,但是在这新时代里,再无勤劳的快感。
镜头长久地定留在那里,注视着没有人物的空镜头,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背景,目送那个再也回不去的东北,目送那个时代的消逝。
“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