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刷到了由张国立,徐帆主演的电影《一声叹息》距今大概已有20多年了。果然,经典还是经典。
不论什么年代,从古至今,男女关系都是不能固定的关系,放在婚姻里可以解释为:不稳定性。
初中的时候数学老师讲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早熟的我就在想把这个定理用在感情里,是不是就推翻了这个权威的数学公式?
那时候只想着质疑权威,没想过这个念头有多么可怕。三个人的感情从来就不被允许,哪怕是古代的三妻四妾,也被等级森严的界定开。妻跟妾是天壤之别。到了新中国,已经不允许有妾室,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妻子。只能注定,在法律层面上,除了血缘关系,夫妻关系的合理合法权益。
为什么法律已经明确规定,婚姻关系只能两个人,还是源源不断的有人挑战约定俗成的秩序?放在今天,非婚生子更是享有婚生子的同等权利。大家对于婚姻的不忠已经见怪不怪了。
或许是法律从来规定不了人心。
从这部电影解说里我听到了一个超前的词语:“心理弑夫”
妻子得知丈夫出轨,经历了歇斯底里的哭喊,质疑十几年的付出跟婚姻的根本,也陷入自我怀疑,为了挽回这段婚姻,甚至能学着接受。
妻子慢慢的丧失了对丈夫对婚姻的期待,生活中更是不需要丈夫的参与。不管不问他跟第三者的非婚生活,学会做一个自欺欺人的人。给孩子一个法律保护的家。
当意外来临的时候,丈夫还是回归家庭,对于妻子哪怕没有爱情,十几年的陪伴也早已经成为亲情,有不可推卸跟逃避的家庭责任。
于是,家庭重归于好。还是完整的一家人,只是内核变了。
妻子成功的保全了家庭。由始至终,丈夫都想两全其美,到了不得不选择的时候,也是被动的把选择权给了两个女人。
这个电影最后结局是现实版本。如果丈夫真的跟第三者在一起,后来者居上,婚姻生活会幸福吗?
一个有孩子的男人可想而知,二婚生活的一地鸡毛。不仅要维持两个人热恋期的状态,还得学会如何做一个贤惠的后妈。激情退去,婚姻里的柴米油盐会击退理想化的爱情,不值一提,不堪一击。那时候两个人也会和大多数夫妻一样陷入平淡期,更甚至吵架。
妈妈本来就是一个辛苦的职业,何况是后妈,而且是一个破坏人家家庭幸福的后妈。孩子肯定会不停情绪对抗,一系列的行为报复,作为父亲对孩子会有愧疚心理。这也是在考验二婚生活,两个人的磨合。
没有几对儿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注定了,偷来的婚姻生活不踏实。分道扬镳的多,即使当初两个人出于爱情跨越了伦理道德的鸿鹄,也终将败给现实的消磨。爱的衰退,迎来了恨的滋生,不得善终。
用杨幂曾经说过的话:“结局都那样。”
不论头婚还是二婚。
人,本就不长性。爱情更是虚无缥缈的精神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