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祸起萧墙
舒尔哈齐是一员虎将,从十三副遗甲起兵始就一直是努尔哈赤的左膀右臂,跟着努尔哈赤一起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打虎亲兄弟”,看到弟弟这么能干,有这样一位兄弟默默帮自己分担着这份重任,他很欣慰,也很开心。
小时候,舒尔哈齐就一直是努尔哈赤的小跟班,跟努尔哈赤的影子一样,形影不离。
现在,舒尔哈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成为建州女真不可或缺的大将。
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当努尔哈赤势力庞大后,分出一半的势力交由舒尔哈齐管理,舒尔哈齐成为名副其实的建州二号人物。
努尔哈赤必须这样做,也乐意这样做。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很多时候是因为置身于事情的漩涡之中,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舒尔哈齐的变化,很早就已经开始了。
朝鲜的使者申忠一曾经作为朝鲜的秘密使者去过建州,见到了努尔哈赤,了解到了建州的风土人情和许多情况,写了一本游记——《建州记程图记》。
这本游记,是供朝鲜国王等少数朝鲜高官阅读的,可以说就是一本情报收集册,申忠一在其中写的很详细。
申忠一来到建州,目的就是了解努尔哈赤,可舒尔哈齐却对申忠一说:
“你来了不光光是为了见我哥哥,也要见我。”
如果这一句是含糊其辞,那下一句就是司马昭之心了:
“如果送礼,送给我的礼品要不能少于我的兄长。”
不能少于,那就是大于等于了。
这句话的引申义,恐怕是一个职场老人都明白的:
经济的平等,带来的一定是政治的平等。
在舒尔哈齐看来,这是他应得的,他这样做没有错。
所以,他一面在建州内部扩充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成立了“舒尔哈齐党”,这是内;在外呢,他积极联络乌拉部,引为“外援”,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三番五次阻挠建州与乌拉的战争,并且在乌碣岩大战这种关键时刻还不惜不发一兵一卒,不帮助自己的侄子禇英和代善。
在代表努尔哈赤朝贡的时候,舒尔哈齐结识了李成梁,狡黠的舒尔哈齐认识到这是一个天大的良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成梁的次子李如柏,两人结下了儿女亲家;李成梁同样看到了机遇,一个可以控制可以影响女真的机会,扶持舒尔哈齐代替努尔哈赤。
“以夷制夷”的再次实践化。
正在李成梁调兵遣将,迟暮的身体仿佛回光返照般正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朝廷的弹劾让他离任辽东总兵,其中弹劾最凶的是山东巡按御史熊庭弼。
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在内,舒尔哈齐扩充势力;在外,引乌拉部和李成梁为外援。舒尔哈齐的野心随着他一步步的布局,手里一张张牌的变多,也随之越来越大,所以当乌碣岩之战舒尔哈齐不去作战,所以还放跑了乌拉的逃兵,所以还不顾大是大非保下了自己该死的两名副将。
所以,舒尔哈齐也就只能走到了这里。
因为他的战略眼光。
当他不顾一切保下两位副将的时候,他已经和努尔哈赤撕破了脸皮,向努尔哈赤发起了挑战,让努尔哈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此,努尔哈赤有意的不派遣舒尔哈齐指挥军事行动了。(自是上不遣舒尔哈齐将兵)
舒尔哈齐被边缘化了。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舒尔哈齐决定带领着自己的部下离开赫图阿拉,移居到黑扯木。
黑扯木,铁岭东南。
铁岭,因为赵本山的小品成为全国皆知的大城市;那个时候的铁岭,也是大城市,辽东排名前三的大城市,因为李成梁及其家族就是在铁岭,铁岭城的人们都知道皇帝的圣旨在这里不如李家的一句话。
而铁岭的另一边则是乌拉部的势力范围。
舒尔哈齐来到黑扯木,正是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李成梁已经作出承诺,会保护舒尔哈齐,并且许诺舒尔哈齐为建州右卫指挥使。
李成梁甚至做好了准备,准备把辽东为数不多的资本全部赌上,与努尔哈赤一战。
虽然李成梁离任了,但李成梁的承诺还是算数的。
相比以后,这时候开战,明朝的胜算还是要大的。
可是,事情还是没有这样发展。
舒尔哈齐高估了自己在建州女真的威望,同时也低估了努尔哈赤在建州女真的威望。
高估了自己,这是问题,同时还低估了别人,那就是致命的问题。
在人们看来,建州女真的精神领袖只有努尔哈赤,所以很多舒尔哈齐的手下告发了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的行为,是在分裂建州女真。
这是践踏努尔哈赤底线的问题。
努尔哈赤立即行动,宣布废除舒尔哈齐的一切职务,收回舒尔哈齐的一切权利,用雷霆手段抓捕舒尔哈齐的亲信党羽,与舒尔哈齐合谋的主要人员予以处死,这其中就有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阿尔通阿和扎萨克图。
本来努尔哈赤是要处死舒尔哈齐三个儿子的,但鉴于此人能力出众,且无谋逆的直接证据,在禇英代善等人的劝解下,饶过了他。
这个被饶恕的人是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后来的镶蓝旗旗主,四大贝勒之一。
据说舒尔哈齐的一切举动其实都是阿敏在背后的操纵。
大势已去的舒尔哈齐低头认错,被努尔哈赤囚禁起来,关到一座特制的监狱内,只有“通饮食,出便溺”两个洞口,别说采光,连一丝光都没有,黑的连人影都看不到。
生不如死,虽生犹死。
舒尔哈齐事件,是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之后建立后金政权之前第一次内部的权力斗争,以舒尔哈齐锒铛入狱舒尔哈齐宣告失败为结束。
两年后,舒尔哈齐抑郁而亡。
努尔哈赤没有下令杀他,可能是出于兄弟情义,可能是出于舒尔哈齐在建州女真内部影响力而不能杀,也可能就是不想杀。
但努尔哈赤不知道的是,在权力的道路上,舒尔哈齐只是一个开始,这一次他没有挥刀,但不代表下一次他还可以不挥刀,还可以不见血,他最终还是要挥刀的,挥出那见血的一刀。
可他不会想到,距离他挥出这一刀的日子,已经很快了;他更不会想到,他要挥刀见血的对象,是他自己的骨肉,是他曾经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褚英。
权力的道路上,注定洒满鲜血。